东兔养兔论坛
标题:
饲养技巧: 专业养兔十六忌
[打印本页]
作者:
买空间网
时间:
2008-8-1 13:22
标题:
饲养技巧: 专业养兔十六忌
<P>1.忌潮湿、污染,獭兔体小爱干燥,抗病力弱,因此每天必须定期打扫兔笼、兔舍,清理粪便,洗漱饲喂用具,定期消毒,经常保持兔舍清洁,干燥,使病原体微生物无法繁殖和寄生,以防兔病发生,流行和死亡。</P>
<P>2.忌惊扰。獭兔胆小怕惊,敏感较强,不要轻易捕捉它或大声喧闹,禁止众人围观要保持安静环境,同时还应注意猫狗黄鼬鼠蛇等的侵扰。<BR><BR>3.忌酷热。獭兔因汗腺不发达,全身被绒毛覆盖而怕热。因此,在夏季兔舍要遮光通风,防止阳光直射,注意防温防暑。</P>
<P> </P>
<P>4.忌饲料单一。单一饲料,不能满足獭兔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营养缺乏症。所以,为给獭兔的口粮要多种多样,以青粗为主,合理搭配。<BR><BR> 5.忌多给獭兔喂。喂兔时定时定量,少给勤添原则上叫兔吃饱吃好,不能忽多忽少,决不能让獭兔边吃边踏,这样不但浪费饲料,而且容易感染疾病。<BR><BR> 6.忌突然更新饲料。如果饲料突然发生改变,易引起獭兔食欲不振,或者食过多,造成胃肠疾病等不良现象。改变饲料时,要逐步过渡,使獭兔的消化机能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才有利于兔的消化和生长。<BR><BR> 7.忌饲料变质污染。禁喂腐败,发霉,践踏,污染,来路不明的草料,及露水或喷过农药而未超过安全间隔期的青绿饲料,更不能喝污染的水。喂给獭兔的饲料。一定要新鲜,优质,水要清洁。<BR><BR> 8.忌日喂夜停。根据兔的昼伏夜行的习性,晚上喂给獭兔的饲料要多于白天。特别是夜间要喂给一次粗饲料。对兔的健康和增膘都有好处。<BR><BR> 9.忌缺水。獭兔体小,活泼。新陈代谢旺盛,需水量很大。因此,要根据獭兔的年龄、生理状况,季节、气候及饲料的性质等,及时补给水分。<BR><BR> 10.忌近亲繁殖。在养兔专业户中,用同窝土兄弟之间和母子、父女间交配繁殖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近亲繁殖,由于血缘太近,往往后代体质弱,抗病力差,生长发育慢,造成生产力和生活力及皮毛质量退化。<BR></P>
<P> </P>
<P><BR><BR><BR> </P></TD></TR></TBODY></TABLE>
作者:
买空间网
时间:
2008-8-1 13:22
<P> 11.忌过早配种。獭兔的性成熟早于身体成熟,不可以认为有发情表现就可配种繁殖。一般母兔需5至6月开始配种:公兔配种年龄最好比母兔大一个月。 12.忌滥交、乱配。一般公兔配种1天不超过2次,连续交配3天,应给与1天休息。1只公兔1年射精次数,不超过60次为好。再配种时,要严禁有相同严重缺陷或相反严重缺陷的互配。禁止老年与老年。老年与青年,青年与青年兔之间交配,老年和青年母兔,应与壮年公兔交配。青年公兔,只能配壮年母兔。通常壮年公、母兔交配,其后代遗传性最为稳定,生活力和生产性能最好。 13.忌夏季繁殖。夏季炎热多雨。母兔发情不正常,不易受胎,少数受胎产仔者也.因天热食欲不振,造成奶量不足,仔兔发育不良,管理不善会导致仔兔争巢死亡。即使能耐过,也因发育差,体质弱,断奶后易感染球虫病而大量死亡。部分孕兔常因高温而中暑,造成流产和难产。公兔常因高温造成*****萎缩,精液品质低劣,死精子较多,出现配而不准。因此,夏季应停止繁殖。 </P>
<P> </P>
<P>14.忌仔兔断奶过早或过晚:一般情况下,断奶过早,仔兔的死亡率越高。断奶过晚,仔兔长时间依靠母兔乳汁营养,影响消化道各种酶的形成,会导致仔兔生长缓慢。同时,对母兔的健康和每年的繁殖的胎也有直接影响。所以,仔兔的断奶应以40-50天为宜。 </P>
<P> </P>
<P>15.忌盲目混群饲养:獭兔混群饲养,传染较难控制,易发生咬斗现象,一般幼兔要按公、母、生长快慢和体形大小,分群饲养。笼养时,每笼可放4-5只幼兔。育成期间,公、母兔已开始性成熟。母兔开始发情,公兔已能产生精子。因此,公、母兔要分笼饲养最好是一兔一笼。 </P>
<P> </P>
<P> </P>
<P>16.忌规章制度不健全:养兔应根据其生活习性、不同饲养方式、不同类型,不同季节等。建立起饲养管理,疫病预防等技术规章制度,如定时、定量、定温、定质、定期预防注射和其他管理等。</P>
<P> </P>
<P> </P>
<P> </P>
[
本帖最后由 买空间网 于 2008-8-1 13:23 编辑
]
作者:
人中龙
时间:
2008-8-5 14:55
作者:
cqx520
时间:
2008-8-6 09:07
夏季兔子是不是很少繁殖啊
作者:
谢家十三少
时间:
2008-8-6 11:02
论得很说,
欢迎光临 东兔养兔论坛 (http://101.200.88.1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