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肠臌气 俗称积食症、臌胀病,多发于断乳后至6月龄的家兔。其症状是,伏卧不动,表现痛苦,眼半闭或睁大、磨牙、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结膜潮红,呈犬姿势,腹部膨大,叩诊呈鼓音,反射性地流口水。最后因窒息或胃破裂死亡。发病原因,主要是因贪食过多带露水的豆科饲草、易膨胀的饲料以及腐烂,霉变,冰冻的饲料而致病,一般采食后数小时就开始发病。
(二)病毒性出血症 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威胁巨大。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仔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该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三)兔梅毒 兔梅毒是由兔螺旋体通过外生殖器传播的,是家兔一种普遍的性病。病初可见外生殖器和肛门周围红肿,并有小米粒大小的结节。以后红肿部表面有渗出物而变得湿润,后结成棕色痴皮。此病的主要危害是使种兔失去配种能力,降低受胎率。
( 四)传染性鼻炎 是由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菌所致的兔子的一种以闭眼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候多变的春秋发病率更高,所有家兔均易感,而幼兔的易感性最高;室内养兔发病率高于室外,尤其是不合理的兔舍建筑,如兔舍采光、通风不好,兔子拥挤,有害气体增多,就更易导致传染性鼻炎流行。发病初期病兔打喷嚏,流清鼻涕,后转为粘液性或脓性鼻涕,外鼻孔上形成痂。
(五)球虫病 球虫病是对幼兔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常见体内寄生虫病。各品种家兔都易感,以断乳至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年兔对此有耐受性,但不产生免疫力,并成为长期的带虫者和传染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病最严重。根据球虫寄生部位的不同,分肝型、肠型和混合型三种。其中以混合型更为常见。病兔瘦弱,食欲不振,皮毛蓬乱无光,常磨牙流唾液。
(六)疥癣病 是由疥螨和痒螨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又称“生癞”、“石灰脚”、“干爪病”等,对养兔业造成较大的威胁。此病传播快,极易复发,因此,一旦发现应立即隔离病兔,并彻底消毒兔笼,饲具等,严格淘汰病兔。对兔群每年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可疑病兔及时隔离和采取措施。不从患有疥癣病的兔场引种,种兔进入观察3周,确实无病后方可混群。兔舍应经常消毒,保持环境干燥,空气流通和阳光充足。
(七)皮肤霉菌病 家兔皮肤霉菌病又称脱毛癣,是由须发癣菌和大小孢子霉菌引起的以脱毛、断毛和皮肤炎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幼兔、哺乳母兔比成年兔易感。一般情况下该病不引起兔直接死亡,但会导致兔生长速度减慢、抗病力下降,可继发其他疾病,引起兔死亡率大幅上升。
(八)肠炎 以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排稀便、粘液便或血便为特征。大多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草不清洁,饲料配合不当以及其他对胃肠道有害刺激都能引起发病。特别是在雨季,兔舍潮湿,饲草沾污泥水常可致病。断奶不久的幼兔体质较差,常因贪食过多的草料而发生胃肠臌气,继发胃肠炎。另外,家兔吃了腐败变质的草料、冰冻的饲料以及误食了有毒植物,也都会发生胃肠炎。各品种、年龄的兔都易发病,尤以幼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九)便秘 便秘主要因难消化粗纤维饲喂过量、青饲料或饮水不足、或因患毛球病等而引起胃肠蠕动减弱所致。有些急性或热性病、下痢后可继发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