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在许多饲料中,都存在着一类叫做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物质。因此,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不仅阻碍蛋白质的消化,还会使畜禽丧失部分蛋白质。在家兔的饲料中,大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特别高,一般可达10.7微克/克。因此,家兔如果长时间的饲喂生大豆,就很有可能发生胰腺代谢性肿大和蛋白质消化不良等现象。但经过高温处理,可使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结构遭到破坏,所以在仍互豆饼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降到3.4微克/克,可基本上消除这种有毒物质,可以放心饲喂。
二、致甲状腺肿物质
在高产油菜品种的菜籽中,芥子苷的含最高达10—13%。该物质在饲料或动物体内芥子苷酶的作用下,可产生恶唑烷硫酮、硫氰酸酯和异氨酸酯等物质。这类物质通过消化道被畜禽吸收后,可阻碍甲状腺利用血液中的碘离子,使甲状腺素(三碘酷氨酸和四碘酷氨酸)合成受阻,引起甲状腺肿大和整个肌体代谢紊乱。因此,菜籽饼虽然营养丰富,但其饲用价值却受到限制。目前已广泛应用的畜禽菜籽饼(粕)解毒添加剂,经过解毒处理的菜籽饼(粕),可使其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比例提高到20%。
三、棉籽酚
棉籽饼中含有游离棉酚、棉酚紫和棉绿素等有毒物质,其毒害作用是引起畜禽机体组织损害并降低繁殖能机能。在棉籽饼中加入硫酸亚铁,可有效的消除棉籽酚的毒害。一般在畜禽饲科中添加比例适当(家兔曰粮中的适当添加比例为5—10%),则可安全使用。
四、植物性血凝素
这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可引起畜禽血球凝集。然而,它在兔体内不被吸收,所以不会损害兔的血液循环系统,但可引起肠黏膜损坏和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植物性血凝素经熟热处理后,可破坏其组织结构,安全饲喂。
五、皂角青
在某些豆科牧草(苜蓿)和菜籽饼中含有皂角青的主要成分皂角苷。猪、鸡等过多采食,可引起生长不良和中毒等现象。
六、草酸盐
在某些青绿饲料(如苋菜、菠菜等)中,草酸和草酸盐的含量较高。在消化道内,草酸能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化合物——草酸钙,从而阻碍钙的吸收利用。被兔体吸收后,可与血清钙结合,发生沉淀,使血钙水平迅速下降,引起肌肉痉挛等症状。因此,对富含草酸盐的青绿饲料,饲喂量应严加控制,以免发生低钙症。
七、霉菌毒素
在畜禽饲料中,除了注意饲料中的有毒物质外,还必须防止饲料霉变。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是黄曲霉素、灰霉素等产毒霉菌生长的良好基质。黄曲霉素中毒会使畜禽肝脏受损和黄疸;桔霉素、柠檬色霉素、T2霉素和玉米赤霉烯同等霉素,会引起肾胜和肝脏损害、繁殖机能下降,甚至造成死亡。此外,麦角也是一种常见的霉菌性毒素,可危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平滑肌,同时还可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等。
摘自:2006.3.10.9版《福建科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