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商品肉兔快速育肥技术要点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8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河南] 商品肉兔快速育肥技术要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09:4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选择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肉兔应具备生长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肉质好、产仔多、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如: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利亚兔、比利时兔、法国青紫蓝兔等。选择品种不应追求大型化品种,其经济效益不如中型兔。目前以发展白色或青紫蓝色的中型兔为好。8 N' Y. U* {# y3 c6 p; B- c
2 合理利用杂交组合
    一般杂种后代生长发育快,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目前杂交组合通常以中型对中型、中型对小型、中型对大型杂交优势率高。例如,两品种杂交:母本最好是中型或小型,繁殖力较强,育肥性能较好等(如新西兰白兔、日本大耳兔);父本最好是大型,繁殖率中等,生长速度快(如比利时白兔、哈白兔等)。也可以三品种轮回杂交,先是两品种杂交,再次杂交生产育肥兔。育肥的肉兔分两种:一是杂交生产商品幼兔,从断奶起即开始催肥,至3月龄体重达2~2.5kg即可出售;另一种是淘汰兔,过肥过瘦的淘汰兔都不宜进行育肥,对膘度适中的,通过1个月左右的快速育肥,体重可达1kg以上。! V. e& ^" D. y# ?/ p
3 抓断奶体重,过好断乳关' K# g. k9 N" g9 s/ Q
  提高仔兔断奶体重,关键在于要选母性强、泌乳力高的母兔作种用,加强哺乳母兔的饲养管理,使母兔能正常泌乳。凡断奶体重大的仔兔,育肥期的增重就快,就易抵抗断奶的应激。因此要求仔兔30天断乳重:中型兔500g以上,大型兔600g以上。仔兔断乳后进入育肥期,要做好饲养上的转变。断乳后,最好原笼原窝饲养,或按体重、强弱分开,实行小群笼养或大群饲养。饲养环境要在15—25℃、清洁、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断乳后1—2周内饲喂断乳前的饲料,以后逐渐过渡到育肥料。
4 科学配料,巧喂养
  按肉兔各阶段营养需要配合饲料,是养好肉兔的重要条件。经试验证明,采用配合料加青饲料的育肥法,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仔兔断乳后,不可大量饲喂青饲料和粗饲料,
      应使日粮中蛋白质(17%~18%)、能量(10.47MJ/kg以上)保持较高的水平,粗纤维控制在12%左右,并一直保持到出栏。育肥期开始时一般前期以粗干饲料为主,精料次之;后期逐渐转为精料为主,粗干饲料次之,以增加蛋白质、脂肪在体内沉积;另外,还可加入适量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对提高育肥性能可起到重要作用。饲养方法是日喂4次(早、中、晚、夜10时),自由采食,不断水,使家兔吃好,休息好,达到快速育肥的效果。9 N4 q- L/ Y3 R) }; @
5 公兔早期去势* p: L% Q# t% {3 D
  公兔适时去势可提高增重速度,改善肉的品质,易管理。公兔一般在45~60日龄去势,以减少饲料消耗,可提高增重10%~15%。- o6 Q3 Q) d5 Z1 c, h/ e+ I
6 做好疫病控制* w* l8 B% P( a) B/ w! J( z+ D
  育肥期主要疾病是球虫病、腹泻、兔瘟等。为了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一是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兔舍、兔笼要及时清扫并消毒,兔舍要通风、干燥,减少疾病发生;二是在疾病的多发季节适时进行药物预防;再就是定期注射疫苗。只有控制好疾病发生率,才能保证更多幼兔进入育肥期,提高经济效益。
7 限制运动, ^) [+ t6 f7 x+ ?0 d% P
  目前农户多地面散养,肉兔活动面大,但发病率、死亡率增高,应改平地散养为架式笼养,最好安置在温暖、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高密度饲养。尤其是育肥后期应限制运动,供给充足饮水,以减少饲料消耗,蓄积脂肪。- I4 T! q; S1 @% {8 r! x# k" @
8 适时出栏
    出栏时间根据品种、季节、体重和兔群表现而定。快速育肥要求幼兔80-90天达到2-2.5kg出栏,淘汰公兔育肥约30~40天即可出栏。育肥时间不可太长,特别是6月龄后生长变慢,消耗饲料增多,经济效益降低,所以应适时掌握出栏时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4-6-16 04: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