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孢子真菌皮肤病
小孢子真菌皮肤病近年呈现不断上升势头。2006年笔者亲自诊断该病数十起,其分布涉及到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几乎遍布全国。加强对小孢子真菌皮肤病的控制是当务之急。
对于该病,很多人尚不清楚。对于其严重性,更没有充分的认识,因而谈不上重视。可以这样讲,目前对我国兔业威胁最大的疾病不是兔瘟、球虫病和巴氏—波氏杆菌病等其他疾病,而是小孢子真菌皮肤病。
该病的特征是:患兔开始多发生在头部,如口、耳朵、鼻部、眼周、面部、嘴以及颈部等,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继而感染肢端和腹下。患部被毛折断,脱落形成环形或不规则的脱毛区,表面覆盖灰白色较厚的鳞片,并发生炎性变化,初为红斑、丘疹、水泡,最后形成结痂,结痂脱落后呈现小的溃疡。患兔剧痒,骚动不安,食欲降低,逐渐消瘦,最终衰竭而死,或继发感染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使病情更加恶化,最终死亡。泌乳母兔患病,其仔兔吃奶后感染,在其口周围、眼睛周围、鼻子周围形成红褐色结痂,母兔乳头周围有同样结痂。仔兔基本不能成活。
小孢子真菌病的结痂与疥癣的结痂有相似之处,但刮取病料镜检,前者有分支的菌絲及孢子,后者有活动的螨虫。前者用治疗疥癣病的药物无效,后者用药后痂皮很快脱落。
控制该病的措施:
首先,禁止从有疫情的兔场引进一只兔子(白给也不要);
第二,严禁小商小贩随意进入兔场收购商品兔(到处乱转身上带有病原菌);
第三,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降低兔舍内的湿度和加强通风透光。
第四,经常检查兔群,发现患兔,不要存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予以治疗,应立即就地处理——焚烧或深埋,以防成为传染源。同时,环境要严格消毒,笼具用喷灯火焰喷射消毒后,产箱和饲料槽及饮水嘴等都用火焰消毒;重点兔舍全部腾空用福尔马林和PP蒸熏,地面用烧碱消毒,或0.5%的过氧乙酸消毒;对于脱落的残毛,可用火焰喷灯处理。
第五,此时大群投服灰黄霉素,每公斤饲料加入灰黄霉素400~800毫克,连用15天,停药15天再用药15天。以防止该病爆发。
本病是目前惟一的家兔与人的共患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