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于球虫寄生于肠或肝脏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以下痢,消瘦,贫血为特征。
病原和生活史 球虫的发育史分为三阶段
1。无性繁殖阶段 兔吞入侵袭性卵囊后,子孢子脱离卵囊进入肠壁和胆囊上皮细胞成为裂殖体,发育成许多裂殖子从细胞逸出后又侵入新的上皮细胞,经反复多代无性繁殖。
2。有性繁殖 裂殖子经过若干代无性繁殖后分裂成为小配子《雄》和大配子《雌》,当两性细胞成熟后,小配子钻进大配子内融成合子,迅速形成一层被膜即为卵囊,卵囊随粪便排出。
3。子孢子生殖 卵囊在外界条件下 发育成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2个孢子,成为有侵袭性的卵囊。
断奶后至12周龄的幼兔感染最严重,卫生条件差时易促成本病的发生,被粪便污染的饲草,饮水,用具,兔笼均是传染源。
临床病症 潜伏期2-3天或更长时间。
1。肠型 多发生于20-60曰龄幼兔,多急性经过,有的不表现症状即死亡;有的突然侧身倒地,颈,背,后肢强直痉挛,尖叫,迅速死亡。拖延不死的转为慢性病兔,食欲不振,腹部膨胀,下痢,严重时脱水,肛周,后肢粪污,臭,消瘦。4-6月龄成年兔,不显症状,表现消瘦,贫血。
2。肝型 长发生于30-90曰龄小兔,精神委顿,食欲减退,发育停歇,消瘦,肝区有压痛,有腹水,粪球干小伙变软,外包褐色粘液,使粪球与黏液成串珠状,如出现下痢,则很快死亡,可视粘膜苍白,部分出现黄疸,后肢侧毛有鳞片壮裂缺,毛脆,易脱落。
3。混合型 老年兔多发,下痢与便秘交替,消瘦,贫血,尿黄色,浑浊,一般预后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