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病(粘液性肠炎
流行特点 本病可因内、外源性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毒素而发生,主要侵害20日龄与断奶前后的仔兔和幼兔,即1~3月龄多发,而成年兔很少发病。第一胎仔兔和笼养兔的发病率较高。
症 状 主要表现下痢和流产,同时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部膨胀、磨牙、四肢发凉和消瘦。粪粒细小,两头尖,带有 胶样粘液,后期常为混有粘液的水泻。粪黄,无血无臭。多于3~5天死亡。最急性病例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病理变化
肛门及后肢被毛粘附粪便 。整个胃肠道有卡他性炎症,气体较多,胃壁明显水肿,结肠与回肠壁呈灰白色,粘膜有重度粘液性卡他,肠腔内有大量粘稠的无色胶样物。粪粒细长或粪便较少,并被胶样物包裹,空肠粘膜淤血色红,有的出血。肝脏与心脏可见小坏死灶。
防 治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兔舍卫生。仔兔断奶前后,更换饲料不能突然。常发生本病的兔场,可用本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制成氢氧化铝甲醛苗进行预防注射, 20~30日龄的仔兔肌肉注射1毫升。
治疗: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0毫克,每日2次,连用4~5天;氯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0~25毫克,每日2次,连用4~5天;氯霉素口服,每次每千克体重20~25毫克,每日3次,连用5天;痢特灵口服,每千克体重15毫克,每日3次,连用3天;或磺胺脒(每千克体重100毫克)、痢特灵(每千克体重15毫克)、酵母片 (1片)混合口服,每日3次,连用4~5天。也可用大蒜酊或大蒜泥口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