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养肉兔有30年了,个人关心这个行业也有四年多了。看到了市场的起起浮浮,耳闻目睹了同行的兴起和闭。我个人非常感慨。就个人意见写了一点东西,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
兔病的治与防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一旦出现病疫,似乎是很难控制,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讲,眨眼之间几乎将一无所有。
稳定健康的兔源可以让兔的病变得很简单。怎么理解‘稳定健康的兔源’?用通婚打个比喻吧:汉回两族最大的差别在哪?肯定是‘猪’的问题上。如果汉只与汉通婚,那么他们可以用自己的习惯过自己的生活,而回族与回族通婚也一样,他们有着同样的习惯。而如果汉回通婚呢?这个‘猪’的问题就出来了,还有***信仰和某些习惯吧(好比刚兴起的兔场),中间的冲突和摩擦(病疫)是难免的。但这些问题都只是暂时的,当两个人生活了几年后,这些问题就会很自然很正常的解决,这个时候摩擦就没有了冲突也没有了,或许只会剩下一个问题(猪),而两个人只要相互尊重下吧(勤劳预防),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可以幸福的生活。
这个例子不知道是否形象。一个兔场刚开始,兔种来自一个或几个地方,它们到一个新的环境后需要适应,对地理位置?对气侯?等。这个时候它们的防疫能力很差,需要我们的照顾。可是很多养殖户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市场好,就养,就高兴,就赚钱。市场一不好,就撤兔,就不养了。当然,也有很多是因为病疫没有防住造成损失后收手。这种问题比较普遍,而这种现象的时间和兔种繁殖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就好比一个人,自小在南方生活了50年,突然有一天,他必须要到北方去生活,人嘛肯定要比动物强很多。可是这50年的生活习惯似乎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水土、气侯、作息时间、生活习惯都成了一个问题,但是在他这辈子已经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北方人了。他需要在熟悉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里认识新的人,并有自己的后代。他的第一个孩子因为从小在北方长大,所以很多地方已经是北方人,但是因为父母的关系,南方人的某些习惯还是存在的。当这个孩子的孩子在出生时,这个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在出生时,问题似乎就越来越简单了。直到一个真正的北方人出现,他可以不畏北方空气的干燥、气侯的寒冷,可以很自然的去生活。
如果在第二代或第三代的时候,家庭突然毁灭(收手不干),那么在组建一个家庭,那又是一个新的过程。
养兔行业缺少的是坚持。一个兔源的形成需要两年甚至两年以上才可以,至于稳定,或许需要更多的时间。养殖户无视这个问题,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好就养,市场不好就不养。这种情况让兔源永远处在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要适应就得有反应。这个兔源永远无法解决本身的病疫问题(猪)。
养兔不要太相信技术。这个行业需要的是经验。即使是十年寒窗的大学生,满嘴说着如何治如何防的硕士博,接触到真正的养殖后,这个行业未必会接受他。
只要我们坚持下来,技术是必然的,成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经历过很多,可以很自信的面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
我没有直接说稳定的兔源和病疫是什么样的关系,虽然我写的似乎有些杂乱,但是还是会有人明白的。一个稳定的兔代表着‘病疫’的单一化,种群的强壮化。当兔源形成时,你的经验也就达到,你的成功也将来临。
PS:欢迎养殖肉兔的朋友一起交流,QQ群:22191893 进群注意看群简介和公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