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农科金兔 于 2012-2-22 21:05 编辑
兔沙门氏菌病又称兔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以败血症急性死亡、腹泻与流产为特征。
一、病原
本病病原为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呈革兰氏阴性,有鞭毛,不形成芽孢。此菌为卵圆形小杆菌,1-3微米长,0.6微米宽。沙门氏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种较常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可引起人的食物中毒。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环境中能存活1个月以上,在垫草上可活8-20周,在冻土中可以过冬,在腌肉中须经75天后才能死亡。但对消毒药的抵抗力不强,3%来苏儿、5%石灰乳及福尔马林等可在几分钟内将其杀死。
二、流行特点
本菌的自然宿主非常广泛,哺乳类、爬虫类和鸟类等动物都可带有本菌,鼠类和苍蝇也可传播本病原菌。本病的传染性较强,发病兔不论年龄、性别和品种。自然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兔吃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发病,也可通过断脐时感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突变、卫生条件不好或患有其它疾病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兔肠道内寄生的本菌可趁机繁殖,毒力增强而发病。
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3-5天,少数急性病例兔不出现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体温升高,有的达41℃以上。腹泻,排出有泡沫的粘液性粪便,因长时间下痢而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卧于暗处,不愿活动。有的粪便干硬,包有白色粘液,少排粪或不排粪,粪有臭味,肠蠕动消失,臌气。妊娠母兔患本病可发生流产,阴道粘膜潮红、充血、水肿,并从阴道内流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流产胎儿体弱,皮下水肿,很快死亡。约30-50%的母兔流产后死亡,而康复兔则不易受孕。
四、防治措施
(一)预防:兔场应灭鼠和消灭苍蝇,以清除传播媒介。饲料、饮水、垫草、兔舍、兔笼、用具等应保持清洁,防止污染。发病兔必须隔离或淘汰,兔笼、兔舍、用具用2%火碱水或3%来苏儿消毒,对怀孕前和怀孕初期的母兔可注射鼠伤寒沙门氏菌氢氧化铝灭活菌苗0.8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疫区兔群可全部注射灭活菌苗,每兔每年注射2次,能防止本病的流行。
(二)治疗:
1、抗生素疗法:氯霉素,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4天;口服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每日1次,连用3天,疗效显著。土霉素,每千克体重4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分2次注射,连用3天;口服,每只兔100-200毫克分2次内服,连用3天。链霉素,每只兔0.1-0.2克,肌肉注射,每日分2次注射,连用3-4天;内服,每只兔0.1-0.5克,每日2次,连用3-4天。
2、磺胺疗法:琥珀酰磺胺噻唑(SST),每日每千克体重0.1-0.3克,分2-3次内服。磺胺脒(SG),每千克体重0.1-0.2克,每日分2次服用,连用3天。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体重0.2-0.3克,内服,每日1次,连服5天。
3、呋喃唑酮:每千克体重5-10毫克,每日分2-3次内服,连用3天。
4、0.5%痢菌净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
5、大蒜疗法:取洗净的大蒜充分捣烂,1份大蒜加5份清水,制成20%的大蒜汁。每只兔每次内服5毫升,每日3次,连用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