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主要是1-3个月龄的幼兔,成龄兔患病较少。当饲料不足,饲养不当,饲料损坏口腔粘膜,喂给霉烂饲料时易发。病兔口腔内的坏死粘膜和分泌物,一般都有病原体存在,家兔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时,病毒可通过舌、唇或口腔粘膜传染。
本病潜伏期为3-5天,发病初期口腔粘膜呈现潮红、充血,然后在舌、唇或口腔粘膜出现一层白色的小结带和小水泡,破溃后发生烂斑,形成小溃疡。此时有恶臭的唾液流出口角,使下颌内部被毛沾在一起。由于流涎过多,水分散失,并同时失去大量粘液蛋白及代谢产物,导致家兔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或腹泻等。病兔日渐消瘦,5-10天死亡。如防治不当,死亡率高达5%以上。剖检可见舌、唇或口腔粘膜有溃疡,唾液腺肿大、发红,胃内常有粘稠的液体,肠粘膜有卡他性病变。
对发病家兔要隔离观察,加强饲养,兔笼及用具要用2%的热碱水消毒。为了消毒彻底,在保证防火的情况下,最好用喷灯火焰消毒兔笼。对病兔的一切污染物都要全部深埋或消毒处理。
药物治疗可用下方,此方是笔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治愈率十分理想。
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公斤体重0.2克口服,每日2次,连服4天。
病毒灵1片(0.2克),复方新诺明1/4片(0.125克),VB1和VB2各1片,混合研末口服,每日2次,连服3天。
中药大青叶10克、黄连5克、野菊花15克,煎汤供5只兔内服。
海王星注射液,肌注每公斤体重0.3毫升,每日2次,连注4天,或倍量口服。
唇、口腔黏膜溃疡面用2%硼酸液或2%明矾水和1%盐水冲洗,然后涂抹碘甘油或撒布青黛散;也可涂擦一扫光溶液、甲紫溶液或海王星注射液,局部去毒、消炎、收敛作用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