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王 曰兴远赴上海找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307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王 曰兴远赴上海找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2:1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曰兴远赴上海找种兔 发布时间: 2007-6-14   中国台州网  http://www.taizhou.com.cn  【大 中 小】 【打印】   “要致富,养毛兔。”这是王曰兴在临海市白水洋镇上游村跟村民们常说的一句话,村民宋万钗至今记忆犹新。

  1982年,王曰兴在上游村蹲点调研,发现村民们没有副业可搞,就对村民宋万钗说:“先养些兔子吧,兔子繁殖能力强,投资少,见效快。”

  养兔容易选种难,当时好的长毛兔品种非常少见。去哪里引进良种兔呢?

  王曰兴到新昌、舟山等地引进德国兔种,但没有找到真正的纯种。最后,他打听到上海孙桥农业示范园新引进了德国兔、塞北兔和黑熊兔等纯种兔,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上海,多次与示范园种兔养殖场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打交道,要求转让一对德国种兔。可兔场工作人员不同意,说种兔太少,是做示范用的。王曰兴没有办法,只得天天围着兔场负责人转。过了几天,养殖场负责人被王曰兴这种执着的精神所打动,再加上王曰兴托朋友从中多方疏通,他终于得到了一对德国纯种兔。

  如获至宝的王曰兴,连夜乘长途快客,赶回临海时已是第二天早晨。他顾不上吃饭,就来到上游村敲开宋万钗家门,将这对“宝贝”送到老宋家事先准备好的兔笼里。看到活蹦乱跳的长毛兔,王曰兴和宋万钗都开心地笑了。

  为了更好发展长毛兔,使村民们早日致富,王曰兴专门派一名技术人员到兔农家指导,并要求宋万钗养好种兔生小兔,引导村里更多的村民养兔。后来,上游村40多户村民跟着养起了长毛兔,兔毛销售价格达到每500克105元,小兔价格卖到180元一只,母兔卖到300多元一只。宋万钗因饲养优良种兔,当年收益1万多元,成了当地最早的万元户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2:19:32 | 只看该作者

看看老任的事

两只兔子 成就“中国兔王”传奇人生
--------------------------------------------------------------------------------

  蓝色T恤、灰色长裤,衣裤上还沾着点点泥尘,头发稍显凌乱,古铜色的皮肤泛着油光,这个衣着打扮普通到甚至有点不拘小节的男子,就是14岁便成为村里第一名万元户、如今固定资产已达5000多万元、被《华尔街日报》誉为“中国兔王”的任旭平。
  昨(13)日,从大邑县晋原镇鸳鸯村走出的任旭平说,他当年初中一年级便因贫困辍学,“没有知识总会吃亏,现在我富了,要去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小孩,特别是女孩,让她们多学一点知识,多一点生存能力。”
  两只兔子起家14岁成“万元户”
  在任旭平的办公室,入眼处,皆能看到兔子的身影。挂在墙上的水墨画里,一只兔子高居画中;一只木雕的兔子稳稳“坐”在任旭平的办公桌上;就连盛放纸屑的垃圾桶也是一只流氓兔造型。对于兔子成王的办公室,任旭平笑着说:“我喜欢兔子,我有今天,全靠这些兔子呢。”
  今年40岁的任旭平,从13岁开始养兔。“当初养兔是因为穷,只想养几只兔子增加点饭钱。”一天,任旭平的父亲买回两只母兔交到他手中,“你来负责养它们。”看到两只雪白的兔子,任旭平欢天喜地地从父亲手中抱过兔子。没人能预料到,这对兔子,成就了今天叱咤风云的“中国兔王”。“一个月后,一只母兔产下了8只小兔。我拿到市场上卖了12元,我心里头高兴得像吃了蜜糖一样。”说到这里,任旭平脸上满是笑容。
  挖到了“第一桶金”,任旭平继续买回兔子,扩大“家产”,“一只兔子一年可生6胎至8胎,几年下来,就像滚雪球一样,兔子越来越多……”一年后,14岁的任旭平成了当地第一名万元户。两年后,随着兔子增多,他的财富已经增长到12万元,当他16岁时,这位少年已经拥有40万元的财富,并且成为四川省政协委员。1999年,《华尔街日报》采访他时,把中国养兔时间最早、养兔规模最多的任旭平称为“中国兔王”。
  开办扶贫中心
  帮助贫困家庭
  早上10点,来到任旭平的养兔中心,正是授课时间。“乖,打完针,我们就休息!”来到一间宽大的教室里,任旭平手持针筒,正对着一只小黑兔软语温言。“给兔子打针千万要温柔,不要让它受到惊吓。”讲台下,10余名各个年龄段的农户认真听着任旭平的“养兔经”。
  2006年,已经拥有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的任旭平开办了“旭平扶贫中心”:“我经常下乡到农户家,看到许多农户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就想利用我的技术去帮助他们,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大邑县的牛茂才一家五口,年收入不过千余元。“我送给了他20对种兔,叫他好好饲养。”牛茂才的孩子也成为任旭平帮扶的对象,“每个月单独给孩子提供300元的学杂费,让孩子购买书籍等学习用品。”
  不用感谢
  只把这种方式延续
  一年之后,牛茂才年收入增长到8000元,一家人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当牛茂才拎着大包小包向任旭平致谢时,任旭平拒绝了:“不用,不用。我只有一个要求,你只需要像当初我帮助你一样,向一些贫困家庭赠送20只兔子,就算是归还了我借给你的兔子。”现在,任旭平曾经帮扶过的家庭都采用这种模式,表示对任旭平的感谢。
  “一个帮一个,一个传一个;就像繁殖力旺盛的巴地草一样,受到帮助的人会越来越多,而贫困的家庭也会慢慢减少。”任旭平把这种扶贫模式叫“巴地草扶贫模式”。早报记者郑其摄影向宇
板凳
发表于 2007-6-17 23:26:01 | 只看该作者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Yo9: :Yo9: :105: :105: :102: :102:
4
发表于 2007-6-18 16:49:5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养兔发动群众才显规模效应,但最重要的还是有了规模后的深加工,否则只是沦为原料供应商毫无利润可言更何谈养兔首富?
5
发表于 2007-8-28 10:08:17 | 只看该作者
:106: :106: :106:
6
发表于 2007-8-29 08:25:03 | 只看该作者
晕,16岁成政协委员?不大可能吧
7
发表于 2007-9-3 12: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LIYUNGANG72 的帖子

:100: :100: :100:
8
发表于 2007-9-3 14:54:26 | 只看该作者
:100: :102: :102: :102: :102: :102:
9
发表于 2007-9-3 14:55:07 | 只看该作者
';./l m :102: :111: :111: :111: :111:
10
发表于 2007-9-10 15:08:57 | 只看该作者
:100: :100: :100: 不错
11
发表于 2008-1-9 19:04:32 | 只看该作者
那位大哥告诉我产兔箱做多大,
先谢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5-12 11: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