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中国兔王从养兔获得成功--记兔王任旭平
大邑县是中国的一个农业县,曾经有名的是当地贪婪的地主,和令人绝望的严重的贫困。但是在这里,一个美国的发展项目找到了一条简单的,永远可行的,解决收入停滞不前的办法:养兔。
兔子在当地随处可见。一个名叫任旭平的农民是当地知名的兔王,他经常接见慕名前来的海外的代表团。
这个浑身孩子气的32岁的农民对来自越南农业部的官员团说道:"现在中国人民的钱包鼓起来了,他们对肉的需求也多了,包括像兔肉之类的瘦肉。" "兔肉使得女人更漂亮,男人更强壮。"他又补充道。
任先生热衷养兔的热情已经持续了将近20年。他养兔然后又出售兔子。在1980年,13岁的他因为家里无法支付他的学费,辍学了。那年他买了他的第一对兔子。现在,他的兔子年产值$35,000,在越南出名了。那里也正在进行与中国相似的市场经济改革。在中国共产党执政50年的历程中,任先生的成功事迹是个楷模,说明了改革开放使一些人走向富裕成为了可能。
外国援助受益人
这个成功事迹也同样得益于外国的援助。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的阿肯色州,是一家美国的国际乡村发展组织。在1984年,向中国援助了一批性能优良的种兔,同时又提供技术指导。从此,任旭平的养兔业突破了小规模养殖的经营。国际小母牛组织,秉承着这条简单的方针,为世界上的贫困地区创造一个永久的牲畜捐赠源泉。动物"借"给农户,经饲养后,受援农户必须传递所提供援助的第一只后代母畜给他的邻居,以这个方式来归还贷款。而邻居有义务继续这项捐赠。
农村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初的收益者之一,而那里却少了一分商业敏锐的嗅觉。随着人们依照市场经济的需求转变农业经营模式的成功,收入突飞猛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却在1980年中期才刚刚起步。在这之前的中国农村处于闭塞状态。当许多农村地区处于经济萧条的时候,任旭平得到了外界的援助--小母牛提供了一些种肉兔和相关的技术指导。
1984年,小母牛项目组织开始在大邑县实施项目,提供了115只兔子给四个受援户,其中包括任旭平。21代兔子后,大邑县2,300多户的家庭收到的兔子的总数达13,000之多。迄今为止,小母牛项目组织组织传递了一百多万的禽畜,品种从兔子到牦牛不等。
重要的是,项目引进了创新的农业养殖技术。通过应用新的杂交技术,任旭平的年产仔兔的数量将近增长了两倍。并且通过学习兔子的营养需求的知识,他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养兔技术。他意识到了他的养兔技术比禽畜更有价值,于是,他出版了一本关于养兔方面的书,并且在1986年,开办了旭平养兔技术培训学校,学员超过260,000人。他给贫穷的农民减免学费,并且他个人还捐赠了1,000多只兔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他回报社区的一种方式。但是,这也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商业关系。
妻子,车子和……
他说:“更多的农民养兔,带来了更多的市场空间。这对我的生意有利。”
今天,任先生这样建议那些正致力于寻找致富道路的人们:“养一只兔子,你就不用为油盐酱醋而犯愁,”念着他家畜棚墙上的字说,“养10只兔子,你就不用愁找不到妻子。养50只兔子,你就不用愁再建一幢楼。养100只兔子,你就可以买辆车。”
这可不是天方夜谭,任先生有一个妻子,三辆车,和一幢6层楼的楼房,兼办公室和兔房。在这幢楼的后面,他又建了三幢四层楼的房子,给他的兄弟姐妹。
他的事业带有浓浓的资本主义味道。面对世界上仅剩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任旭平扮演着外交官的角色。除了越南,他最近还招待过北朝鲜的农业部官员。所有的访问团都是由小母牛项目组织引见的。
任先生给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介绍了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怎样独领市场浪尖。在中国,兔肉最初是用来出口的,但是现在国内市场开放了,15年来中国人民的人均肉消费量将进增长了三倍。大邑县的每一个餐馆都有兔肉这道菜。
也许这里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任先生本人。他的双手因工作而满手污渍,他的体重仅110磅,腰带在他瘦弱的体格上系得紧紧的。他就这样接待南来北往的拜访者。他喂养的兔子悠闲的住在兔笼里,而这个兔王却依旧如此寒酸。
他说:“我想成为生产和销售兔肉的龙头企业,如果我能掌握整个市场,毫无疑问我能挣到更多的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