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人工大规模养兔以来,养兔业就面临着养殖繁育技术操作较其他动物复杂,仔兔死亡率极高等现象,饲养人员即时是怎样精心,你也不会时时守在兔舍,只要你不再时必然要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机械死亡;尤其是在母兔产仔时,饲养人员的长期守护,工作时间的延长,必然要使饲养员产生疲劳。特别是在中国北方,由于一年四季温差相差很大,也给养兔业带来很多不便;如果不取暖冬季就无法繁育,即使解决了取暖,也必然增加了养殖成本。这些,始终都在影响和制约着养兔业的发展。
养兔业从外表看,没有什么繁重的体力劳动,其实不然,由于在种兔产仔时(特别是在冬季)要时时有人守护,由于长期以往的工作时间的延长,饲养人员过于劳累疲劳,但饲养人员的工资又不是很高,造成了不少兔场饲养人员难找,即使找到了也干不长。有些兔场在管理上可以说是严尔不漏,但仔兔死亡多是机械死亡,而不是疾病死亡,马上到手的果实就这样没了,由于这样,致使一些兔场的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低下或赔本,劳动付出与经济效益不成正比,不少兔场也只好望而怯步调头转行。
本公司自二零零零年开始从事兔业养殖以来,和其他同行也一样,也经受了以上各种现象的磨难,在二零零六年初,我们就开始探讨和研究地洞繁育技术,经过多次的反复试验,付出一定代价后,终于在二零零七年末试验成功,由于地洞繁育法的实验成功,我公司由原来的直接饲养人员27人,减少到现在的13人;原来的仔兔成活率只能控制在80%就算好的了,而现在能控制在99%,现在几乎在断奶前不出现任何仔兔死亡现象。饲养人员早晨八点上班,十二点下班,下午两点上班,六点下班,其它时间,无须再到兔舍去管它;饲养人员的工作时间减少了,自然就精力旺盛;饲养人员即使有点粗心也无关紧要,不会造成多少损失。可见,饲养人员比原来要轻松多了。
一、地洞繁育法的好处及优点
1、地洞繁育法符合兔子打洞的自然规律,有利于兔子的健康成长和兔子的繁育。
2、地洞繁育法,不仅提高了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还简化了一些不必要的工作程序,使养兔繁育工作更加简单化了。
3、地洞繁育法,提高了仔兔的成活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现在的99%。
4、地洞繁育法,还解决了北方不取暖就难以繁育的困难。使用地洞繁育法,一年四季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繁育,不受季节的约朿;如果把日照大棚和地洞繁育法结合起来效果更佳,更加理想。 {这里主要指北方}
5、地洞繁育法,为整个兔场提高了经济效益,过去一个饲养人员只能管理一百只种兔,现在一个饲养员可以轻松管理三百只种兔,人员减少了,工资减少了;仔兔成活率还提高了接近20%,冬季无需取暖照常繁育。
二、地洞的建设条件和标准
1、地洞最好要接触地气,有利于兔子的生活环境。
2、地洞建设要便于消毒、清理卫生。
3、地洞建设要便于管理查看。
4、地洞建设要保证不能过于潮湿。
5、地洞建设要保证夏天地洞温度不超过25度,冬季温度不低于15度。
6、用大棚作地洞的兔舍更适合,同时成本也要比新建兔舍更便宜。{主要指北方}
7、各地区有各地区的差异,如果地下水浅或地下潮湿过大的地区,可以把地洞建在地上,四周用土培上即可。
8、地洞的深度、宽度、长度:深度55公分左右,宽度10-12公分,长度20-26公分。
9、地洞的出口:每个地洞要有两个孔,一个是通向底层笼门的,这叫偏口,是供兔子自由行走的;另一个洞口是洞口朝上的,是用于饲养人员查看和清理卫生消毒。
1 0、地洞偏口的角度:偏口角度在30-45即可。
11.制做地洞时,不要用泥湖住物料间的间隙。
12.制作完地洞后,安装笼具,上层笼放未配种母兔,中间笼放配种母兔,底层 笼放怀孕母兔和产仔母兔。
三、地洞繁育法技术创新认可
大棚地洞养殖繁育法是本公司技术人员经过两年的精心研究,反复试验的结果,也是目前国内首创,此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在二零零七年后,已在辽宁的葫芦岛、锦州、朝阳和河北的唐山、秦皇岛等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别是在二零零八年三月,辽宁黑土地节目多次播出后,前来参观、学习人员络绎不绝,受到养兔界的一致好评;有关领导曾高度赞赏,称大棚地洞繁育法是养兔业在养殖技术上的一次技术创新,更是一次技术变革,使养兔业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方便了操作,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养兔业的发展。由于此养殖方法的成功,本公司被葫芦岛市****评为“市级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科技部门以“大棚地洞繁育法的技术创新”作为科技项目,上报省、国家部门。
大棚地洞繁育法试验成功接近一年半了,有很多养兔人用上了此养殖繁育技术,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二零零八年三月末的东北兔友联谊会上,我应邀在会上代表本公司介绍了大棚地洞繁育技术,又引起了与会同仁的关注,近期又有不少同仁纷纷来本公司参观学习大棚地洞繁育法。还有不少同仁要求我把此技术整理成书面材料,于是我便写出此稿,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也希望各位同仁利用此技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最后祝:
各位同仁在养兔业上大展宏图!
辽宁葫芦岛绿源牧业有限公司:刘文广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