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网)墨玉县芒来乡有多少能人?看看这样一些数字就知道了:全乡49户人从事帽子制作,81户人饲养蜜蜂,90多户人种植维吾尔药材,10多户人加工土布、冰糖,另外全乡还有1127个地毯架子……郑亚东副乡长还没介绍完,记者就迫不及待地催促他:咱们还是到现场看看去吧!
养獭兔的小伙子
门外头挂着“獭兔繁殖场”的牌子,门里头一排排铁丝笼里无数红色的小眼睛正好奇地盯着我们看。
易布拉·依沙木东2001年高中毕业,先是跟着别人在二手车市场闯荡,随后就转到獭兔养殖上来了。2009年夏天,木易布拉不远万里自费跑到山东学习獭兔养殖技术,紧接着又到沙雅獭兔养殖基地打工。三个月后,这个维吾尔族小伙信心满满回到了墨玉县。
木易布拉找了三个合伙人,共同投入5万元租赁乡畜牧站空闲房屋建兔舍,然后从山东和沙雅分别购回一批种兔。目前这批种兔已经繁殖出2000多只小兔,其中200多只已对外销售。
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木易布拉牵头成立了獭兔养殖合作社。今年计划发展70户会员,合作社负责把小兔和饲料提供给会员,同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三个月后再统一回收商品兔。
“兔肉交到沙雅,兔皮卖到乌鲁木齐。”木易布拉介绍。
乡里也把獭兔养殖当作帮助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途径,计划利用庭院养殖项目资金,为每个饲养獭兔的农户提供3000元小额贷款。
记者注意到每个兔笼前都挂了小牌牌,木易布拉解释,那是獭兔的档案:父亲是谁,母亲是谁,哪天出生、交配,都有记录。
经营药材的老爷子
好冲的药材味!满院子摊晒着今年新收获的维吾尔药材:香青兰、牛舌草、地锦草、龙葵果、蜀葵……库房门口还有几位妇女和一位老爷子埋头在加工小茴香。
听到有人喊,老爷子走过来了。他就是买买提·艾买尔,芒来乡维吾尔药材种植、加工合作社常务理事。
买买提说他本人在村里种植维吾尔药材已经35年,今年他家种植药材50亩,收入10万元。与此同时,作为合作社领头人,买买提介绍说全乡今年种植各类药材7500亩,仅他所在的达汗村,种植维吾尔药材的农户就达75户。
药材收购后,通常要进行简单的筛选、切碎加工,然后销售到当地维吾尔医院以及乌鲁木齐几家知名医药企业。
加工帽子的中年人
芒来乡49户制作皮帽的匠人,全都集中在阿勒吞其村,每年加工皮帽的数量超过20万顶。
皮帽分两种,一种是貂皮的,每顶批发价700元至800元;另一种是人造毛的,每顶只需20元至22元。无论是貂皮还是人造毛,原料都来自河北。为记者介绍这一切时,买买提·吐逊靠在他家的廊柱上,变戏法般把一顶制作好的皮帽在手指上时而旋转,时而抛起又接住。
买买提说他家从爷爷那辈起就制作皮帽,不过以往加工的是羊羔皮的帽子,后来那种黑色羔皮帽渐渐跟不上消费潮流了,最终被貂皮和人造毛帽子取而代之。
买买提家如今老少10人参与皮帽制作,今年已经加工1.5万顶帽子,其中5000顶已经卖掉了。
www.yangtat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