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时节,岷江河畔的柳树已在春风中展开新的枝叶,汶川大地已显露出春的勃勃生机。
3月13日,记者来到汶川县雁门乡月里村,刚走进赵正文的养兔场,就让人眼前一亮,一排排整齐的铁丝笼里,一只只可爱的兔子正悠闲地站着或蹲着,红色的眼睛机警地向外看,并竖起了一对对大黑耳朵。养兔场的主人赵正文正在打扫兔舍卫生和喂食,仔细观察着兔子生长的情况。
赵正文是汶川县雁门乡月里村人,他以前靠种地和外出打工维持生活,一直以来收入都没那么“理想”。2009年,赵正文在一次下地干活时,一场意外让他的左眼落下残疾,让他的生活“雪上加霜”。面对生活的困难,赵正文没有被困难打倒,加之2008年地震后,汶川县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他开始打起了养兔的算盘。
有了养兔的打算后,赵正文便迅速行动了起来。在外出参观学习时,大邑县的兔企老板告诉他:“兔子繁殖能力强,养兔投资不大,见效快。”吃下定心丸的赵正文便下定决心回家养兔,最终在汶川县残联的帮扶下,赵正文开始了他的养兔“生涯”。
最初,赵正文只是在家中简单地搭盖了几个笼子,通过试养,他发现养兔确实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2010年,赵正文又增加了20多只日本大耳白母兔饲养。“20多只母兔平均每只40天能产8只小仔,全年能繁殖600余只商品兔。”采访中,赵正文告诉记者。
开始养兔生活后,赵正文每天便早早起床“入舍”工作,打扫卫生、喂料和给兔子配种。气温高时,他为兔子装风扇,以便散热纳凉。兔子怕雨水天,怕空气湿,怕拉肚子,赵正文便养成了每天看天气预报的习惯,防患于未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正文付出的辛苦得到了回报,他精心饲养的兔子很快为他带来了经济效益。在2014年之前,赵正文每年靠养兔都能赚得3、4万元。
看着自己的兔子每年都不愁销路,今年,赵正文决定扩大养兔规模。年初,赵正文投入18万余元扩建了养兔厂,更换了兔子的品种,并添置了食槽等设备。
“原来我的兔舍才100多平米,现在扩大到了800平米,你说我能多赚多少?”赵正文告诉记者,扩大后的圈舍能保证每年出栏2000余只兔子,预计收入可达10余万元。
不过,在扩大规模后,赵正文又有了新的难题。“扩建的兔厂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添置,我还打算引进繁殖能力更强、长得更快的伊拉兔,不过现在资金还有缺口。”谈起自己面临的资金“窘境”,身残志坚的赵正文显得有些羞涩,扩大圈舍花光了赵正文所有的积蓄,另外他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资金。不过面对困难的赵正文一向很积极乐观,他打算再向亲戚朋友借些钱,来满足目前的需求。
赵正文的养兔事业正在走向规模化,而他的心中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他告诉记者,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规模和技术都足够成熟,他打算修建屠宰场、冷冻库,将自己的兔子进行深加工,还要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周边群众一起养兔,让其他的群众和他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