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公告
| 首页 | 技术论文 | 新闻资讯 | 动物图集 | 下载 | 企业 | 产品 | 供求 | 人才 | 博客 | 论坛 | |
技术论文首页
|
动物营养
|
生产技术
|
配方标准
|
添加剂类
|
|
饲料科技
|
| 养殖首页 | 家畜养殖 | 家禽养殖 | 水产养殖 | 名特优新 |
| 畜禽疾病 | 水产鱼病 | 兽医知识 | 临床经验 | 药物介绍 | 用药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饲料添加剂网 >> 药物介绍 >> 文章正文
浅述中药防治动物疾病的作用特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691 更新时间:2004-8-16 1:30:37
前言
随着药物残留物、药物毒副作用对人类危害的不断发现,运用中药防治疾病正日益受到全球重视,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畜禽水产品的出口必须解决好药物残留物问题,而且由于受知识产权的保护制约,我国绝大多数抗生素的生产不得不停止而需进口,抗生素价格上涨势成必然,故对我国畜牧工作者而言,重视中药防治动物疾病的机理研究、药品生产、临床运用尤其迫切,否则将无缘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
无疑,运用中药防治动物疾病,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防治的效果也是确定的。古人在长期的临床运用中有了较明确的方向。然不可否认,在近代,由于西药大规模地进入中国,且因西药在快速防治动物传染性疾病中的巨大优势及立竿见影的效果,小和逐渐导致在防治动物疾病尤其是流行性疾病中,人们重视抗生素和疫苗,而轻视中药的趋势,尤其是在防治流行性疾病中的优势所在,效果所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
那么,运用中药防治动物疾病其优势存在哪些方面呢?为较好地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当今所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和疫苗所存在的缺陷。
一、抗生素的优缺点
抗生系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快速的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且有明确的分子构型,利于人工合成、生产,可进行严格的生物学试验以检验其效果。
抗生素的缺点:①由于大多数微生物属低等动物,即使病毒等亦有生物的基本特征,而高等生物都是由低等生物逐渐进货而来的,在细胞或细胞水平上有较多的相似性,因而,抗生素对动物体或者人体存在有潜在危害性,在长期的使用中,这些危害性已逐渐显露。②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绝大多数是通过与微生物的某些部位结合后,经抑制其关键性功能活动来实现作用效果的,故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也能与动物体、人体细胞结合,长期使用后,当它们达到一定阈值后,就会显露其毒副作用。使用抗生素后,动物体内出现药残的原因也正在此。③多数的低等生物为适应生存的环境,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步建立了通过改变自身构型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体系。长期使用抗生素,必然可致病原微生物出现抗药性,其后果是导致抗生素在人类疾病治疗中失去的效果。④抗生素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同时杀了机体内的有益菌群。
鉴于上述原因,西方***已严格限制了抗生素的使用,加强了畜禽水产品中药残的检测,国内也正制订相应的***。
二、疫苗的优缺点
疫苗的出现为预防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开辟了新的天地,为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景。疫苗的优点主要在于可预防确定的传染性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疫苗的生产、疫苗的品质正日益提高。运用疫苗和正确的免疫程序控制养殖业中传染病发生奠定了基础。然而,疫苗亦存在较多的缺点。其一,确定的疫苗只能控制确定的传染病,预防面太窄,在当今企业的生产中,尚导致未知病原的广泛流行而造成严重损失。其二,由于相当部分的疫苗属致弱菌,其本身是一种病原,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强毒,导致无此病原的养殖企业在使用中无所适从,使用之必须带进此病原,不使用之又担心此病原的流行。其三,可致病的病原有许多,大量使用预防不同流行病的疫苗必然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其四,有相当部分的病原如大肠杆菌、流感病毒、球虫病等,有许多的抗原型,给疫苗的制作和使用带来很大的困难。其五,疫苗的使用比较麻烦。其六,疫苗的效果受动物所处的机能状态所制约。
三、中药防治动物疾病的作用特点
利用中药防治动物疾病的效果是确定无疑的,然而中药防治与抗生素及疫苗防治有本质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1.绝大多数中药不能直接地作用病原微生物。已有的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在本外实验中无显著性抑菌作用,即使最常用的黄连,在体外亦中只有轻微的抑菌作用,远不如抗生素显著,但是,当这些中药被动物机体吸收后,可转化为具有显著抑菌抗病毒作用的物质,或刺激机体产生灭菌的物质。
2.中药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特异性较差,但作用面较广。中药是通过提高动物体自身机能实现防治病的。古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是佐证。
3.西兽医在治疗中侧重于辨病,然后对病用药,而中兽药在治疗中,侧重于整体观,侧重于辨证论治。辩证施治是中兽医精华所在。证的定义虽然尚未统一,但证不是病,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是在四诊获得的资料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分析综合而作出的诊断,因此,证所代表的不是机体患病局部的表现,而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的全身性抗病调控反应的综合临床表现,它包括了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能力两方面的因素。
总之,中药在预防动物疾病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提高动物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和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方面。
四、中药在提高动物机体抗病能力方面的作用机制
疾病的发生绝大多数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相关。当今的研究表明,中医和中兽药临床中的多数证候都与部分免疫低下相关。例:心所虚患者,其T淋巴细胞数目、E-花环型成率明显低于正常组,但免疫蛋白无异。肺气虚是患者,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明显降低,肺泡巨噬细胞内的CAMP和CGMP含量明显降低;脾气虚患者,局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功能下降,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性降低;肾虚时,外周T细胞总数下降,免疫球蛋白显著性下降,胸因子,NK细胞活性显著性下降。
中药可显著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免疫状态提高疫苗的效价。绝大多数的补虚类中药,清热、理血类药物均在有这方面功能。(因而,使用中药不但可提高机能的免疫力,尚可提高疫苗使用后的效价)。
中药提高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主要是通过改善循环机能实现的,其依据是:
1.诊断与微循环密切相关
司外揣内是指通过观察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其内在变化,是中医最基本的疾病诊断方法,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望诊和切诊是司外揣内的两种最常用的操作方法,望诊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包括观察者的面色、眼、舌来判断疾病,而面色、眼、舌的表象与微循环密切相关。例如面色红润有泽表明身体健康,面色无华表明血虚,面色青紫是微循环内血液流动迟缓的症状。根据中医理论,眼睛可以反映出肝脏的病变。例如:巩膜黄表明是黄疸,眼赤说明有炎症。察舌在中医诊断方法中占重要地位。正常舌象,红活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而各种病变则会影响舌体的微循环并出同一些典型症状。切诊与微循环也具有密切的关系。中医切诊主要强调按脉搏,不同的脉象反映出不同的病变。例如,弦脉主肝病,涩脉主血淤,细脉主血虚或贫血。
就当今医学理解体表和内脏间的关系,尽管头面部与内脏间的关系研究尚不很清楚,但躯干部与内脏间的关系研究已有成果,神经节段性反射成果,体表反射区的确定已得到认可。这些成果,一方面说明体表与内脏间存在有联系的途径,另一方面,由于这一联系途径主要有两部分,一是通过感觉神经,一是通过植物性神经。而到达外周的植物性神经终末多数分布于微血管,到达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多可经轴突反射支分布于微血管。故可以认为,内脏的病变可反映于体表特定区域的微循环功能上。
2.证候与微循环密切相关性
寒证、热证、虚证、实证是四种基本的病性,是中医证候分类的出发点。临床上数之不尽的各种证候,都是寒热虚实的进一步划分。中医对证假的划分已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这些经验也历经了数千年的实践经验。就寒、热、虚、实证在体表所呈现的现象,不难看出,寒证时,体表微血管开放数较少,血流量显著减少;热证时,体表微血管开放数增加,血流量增加;虚证时,或者微血管自律运动的幅度降、收缩力减弱,或者血液内所含有效成份量显著缺乏;实证时,微循环的机能呈亢进状态。
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为进一步对证候归类总结的一种辨证方法,虽然当今其内涵已拓展很多,但其在辨证运用中,基本观战尚存。就我们的理解:“气”可分两大类,一类存在于血液之中,一类存在于脉管上。存在于血液中的“气”,可进一步分为O2(宗气),血液内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营气),与微血管之结构、功能有关的激素类物质(例肾分泌的血管紧张素、性激素、肾上腺素等)和能量物质(元气)。存在于脉管上的“气”即为微血管的自律运动(经气、卫气)。据此,我们不难理解气、血间的相互关系,中医临床中的气虚,都反映有微血管自律运动不明显,振幅显著性变小,微血管壁紧张度下降,血流速度减慢。
3.药性与微循环密切相关性
寒、热、温、凉是中药的四种基本药性,温凉可归入寒热两类。这是古人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对于疾病所产生的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一般而言,温热药均具有强心、升高压,提高微血管的血流量及提高微血管自律运动的振幅,有助于组织细胞代谢功能的改善,故可治疗寒证;而寒凉药多与降低血压,降低微循环的血流速度,降低组织的代谢水平,故可治疗热症。
4.药物的归经与微循环密切相关性
药物的归经是中医选择药物的重要依据。归经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脏腑的选择性作用。一种药物常对某一脏腑经络或几个脏腑经络的病变发生明显的作用,发生明显作用的脏腑经络就是这种药物的归经。如同为清热泻心火;黄芩泻肺火;白芍泻脾火;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石膏泻胃火;柴胡泻三焦火;黄柏泻膀胱火。又如,桔梗能载药上浮人肺经,年膝能引药下行专人肝肾两经等即是药物归经作用的典型例证。临床实践证明,归经与药物疗效有很大的关系,药物的性味只能揭示药物功能的某一侧面,如和归经结合考虑,才能比较全面地阐明药物性味和脏腑之间的关联。在现代研究中,由于经络的实质问题尚未定论,至今归经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没有什么进展,归经问题的解决,对同类药物在选用上具有指导意义,有必要重视和研究。
由于针灸施治和中药施治是以同一辨证为基础的,且都达到同一的治疗目的,故使用针灸与中药治疗疾病的机理应是相同的,只是所采取的方法不同,针刺治病时求经穴辨证,而传统中药的使用十分重视“药物归经”,即是针药同理的有力证据。但由于至今有关腧穴和经络实质问题的研究尚未定论,因此,药物归经的研究也无所适从,我们对经穴微循环的研究结果为中药归经的研究开辟了可行之路。
在现代中药的研究之中,我们并不排除一些中药成份对组织细胞及病原微生物的直接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些事实,①为什么确定的药物在机体内有较为确定的作用组织、器官;②为什么同一种药物在机体不同状态下其作用完全相反;③为什么体外实验无效的药物进入体内后能发挥作用;④为什么方剂的药用优于单味药。可以肯定,这些问题是无法利用中药中的化学成份对细胞或病原的直接作用能够解释的。由于针灸施治主要在于通过改善微循环激发机体自身的潜能,没有外来的化学性物质介入,故鉴于针药同理的事实,我们有理由认为,中药施治的本质亦是改善循环,激发机体自身的潜能,从而实现组织细胞功能的正常化。
有关微循环激活后对抗病力提高的机能涉及如下方面:
1.微循环的改善可改善细胞的化学环境,有利于细胞代谢产物的排出和营养物质的获得,使细胞结构和功能正常化。
2.可控制白细胞穿出血管。在正常状态下,血细胞表面、血管内皮细胞的内表面均带负电荷,以保证血液正常的流态,防止凝血的发生。白细胞出现趋化的前提是血管壁电位的改变。由于杀灭入侵的病原及抗原物都是由白细胞进入细胞执行的,故微血管功能正常决定了非特异性免疫水平。例:嗜中性白细胞大量的渗也就会产生炎症。单核细胞渗出不足,进入组织的病原不能被吞噬,进一步导致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而且清除机体内变异细胞的能力下降。嗜碱性白细胞渗出过多,易使机体出现过敏反应。等等。
3.循循环具有节律性的舒缩活动,其频率为0~5次/分钟。其活动过程中可释放也有机组合的多种物理因子,包括低频的机械振动、低频的红外辐谢脉冲、低频的磁信息、生物等离子流,这些物理因子构成了细胞物理环境,对细胞执行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外,对抗原—抗体的结合起重要的作用。
4.微血管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可合成约20多种激素,例:①有利于白细胞贴壁的P选择素。②促进凝血功能的血小板粘附蛋白(包括胶原、凝血因子Ⅴ、Ⅷ、Ⅲ、纤维连接蛋白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血小板激活因子、血小板反应蛋白。③具有抗凝血功能的硫酸乙酰肝素、抗凝血酶Ⅲ、血栓调节蛋白、α2巨球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前列环素、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④作进平滑肌增殖的物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神经Y。⑤抑制平滑肌增殖的物质:肝素类蛋白聚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等,这些激素除对微血管本身具有重要作用力,与免疫力,抗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相关性。例:纤维连接蛋白可促进巨噬细胞系统对胶原碎片,细菌等进行吞噬;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发原癌基因的表达;内皮素可增强白细胞的趋化能力,等等。
5.微血管具有转化和灭活活性物质的作用,灭活的物质5-羟色胺、组胺、儿茶酚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类、P物质、胰岛素、肠肽等。
中药改善微循环的途径,是通过提供微血管在执行功能状态所需的各方面物质平实现的,这些物质包括①扩张血管的物质②收缩血管的物质③供收缩所需能量的物质④维持血管壁完整性的物质⑤有助于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物的物质⑥有利于改善血液组份的物质。
总上所述,中药提高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是借助于改善微循环机能实现的。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文章录入:阿牛 责任编辑:阿牛
上一篇文章: 颠茄酊
下一篇文章: 头孢菌素类兽药的具体使用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高级搜索文章标题文章内容文章作者录 入 者关键字 所有栏目药物介绍用药常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相关文章
中药在美国动物医疗保健
兽医中药处方应当注意的
中药对鸡肠道微生物菌群
中药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现代兽医中药发展趋势
最新推荐
有机砷类制剂
常用消毒药及使用方法
常用药品的用法
砷、汞、铅等金属中毒的
鱼病防治中常用药物简介
与耐药有关的几个问题
饲料添加新药喹烯酮预防
7种畜禽驱虫好草药最新热门
马杜拉霉素铵盐
破伤风抗毒素
抗菌憎效剂
二硝托胺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
维吉尼亚霉素
盐酸金霉素
恩拉霉素(enramycin)
苯唑青霉素钠
恩拉霉素预混剂本类专题
常用兽药专题
友情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