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养兔人该醒醒了!(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2402|回复: 1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养兔人该醒醒了!(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0-8-16 18:0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奇怪大家为什么没弄明白我的意思,我不是在否定这个行业,也不是说有一夜暴富的想法,这个社会踏踏实实的干才是硬道理,我说的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式不对,谈养兔人的辛酸只是想证明我的观点,而不是想去劝别人撤退,我希望的是大家能够认识到我们究竟错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喊养兔难养兔难。我的观点很明确,就是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下,我们的养殖方法到底对不对,为什么到现在还是那么艰难,请大家不要误解。
看到那篇《一个养兔12年的亲身体会》,更确定了我的想法。我想问下,养兔12年了,有很多体会,那么成绩有多少呢?能不能告诉我你现在已经很成功了?能不能告诉现在的你比你周围干其他行业的大部分人过的都要好?12年,你已经奋斗了12年!其实大家最希望看到的是有人用了12年的时间,从无到有,掌握了养兔的诀窍,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希望能有人给我们做出榜样,让大家知道养兔一样有美好的前途。可是,我看到的是一个养兔12年的人在告诉我们养兔很难,在告诉我们养兔人不容易,在告诉我们就算是养兔12年了也不能因为养兔难而退缩。我们不怕难,我们也不怕累,最怕的是付出得不到回报。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养兔养了12年成了百万富翁,而只看到一个养兔12年的人在诉苦。我不知道这样下去,10年之后会不会有人养兔22年还是在说养兔难,这是大家最不希望看到的。
拿养兔和其他行业来比较吧。首先和养鸡来比,我们都见过大型的现代化养鸡厂,里面的设备和技术都是非常先进的,自动加料,自动清粪,控温控湿等等,一个人可以管理两万只鸡而不会太操劳。然而大家见过的规模化养兔厂是什么样,号称是国内先进的养兔场我去过好几个,里面无非是把露天的改为室内的,把水泥笼改为铁丝笼,多层的改为单层的,再加上一些比较现代化的设备,就成了现代化的养殖厂了。可是里面的现代化养殖设备只是从其他的养殖行业照搬过来的,根本没有专门的设计的机器。而且好多设备都在闲置,放在那里摆摆样子而已。可能有人会说养兔和养鸡不一样,需要人喂料才行,需要人整天观察才行,需要人这需要人那。这和找借口有什么两样,为什么不研究下适合养兔的新设备,现在的设备本来就是给别的养殖行业准备的,用在养兔上当然不行。我们的行业缺人才,这个不承认不行,大学里面不论专科还是本科,根本就没有专门针对养兔的,只是顺便提一下罢了。你什么时候听说两个养兔专家为了一个问题而争论起来,不都是相互在恭维么。这算哪门子专家,你们都在说同样的话,就是在告诉我们你们都是对的,再发几篇别人看不懂的实验论文就得出结论来给我们看,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什么时候我们的专家也能像其他人一样,开始激烈的争辩,开始想尽办法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让我们从中看出问题来,知道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这样养兔业才会有出路,才会让我们看到希望。我们创造了财富,就能吸引人才过来,就可以把我们的行业发展的更强大。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对我的观点做出评判,不管是批评也好,骂几句也罢,我都不在乎,希望别人也不要在乎。传统可以用来尊重,但传统不能意味着一成不变,因为我们在传统的模式下暴漏出了太多的弊端。仅仅靠经验是不够的,不要总是说用这点争论的时间还不如到兔舍里面去看一下,打扫下卫生。我知道大家都是很务实的人,不过在做事情之前理清思路,做好计划难道不好么?我也做过饲养员和技术员,我也知道说比做容易,做比说难,光说不做等于白搭,但大家也知道一句话,坚持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个人可以用十几年的时间体会养兔的辛酸,难道就没这点时间来好好思考一下么?
看看我们的论坛,死死死。病病病,这就是我们研究的问题,这就是这么多人十几年的辛酸换来的成绩,什么时候才能把兔病防住,什么时候才能建立标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谁对谁错都不知道,发展从何谈起。都在说一步一步来,脚踏实地的去干,这一步一步的来要走多久才能走出去,12年没走出去,再一个12年可能还没走到头,还在探索,还在整天治兔病,修水嘴。这样走下去太慢了,我们需要调整一下方向再去发展,这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希望大家能够讨论起来,竞争起来,不要怕你说话不好听别人会不和你交流,不教你技术,我们要先证明谁才是最正确的,然后跟他走下去,这才是好的道路!
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我到底在说什么,我也做过研究,做过实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绝对不会来这里乱说,但是实验的结果可能会让很多人失望,因为他们已经投入了太多太多,想挽回的话很难,不过还是希望大家能够交流一下  QQ:36938224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6 踩
推荐
发表于 2010-8-16 20:32:26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什么都是要看各人的领悟,有些人养了十年,有些养了几个月。可是那些养了十年的可能还比不上那养几个月的。养兔子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我刚开始进入这行业的时候也总是觉得养兔子要小心按部就班,定时定量。结果到今天回过头来觉得当时好幼稚哟。我现在喂兔子都是玩的时间多。

说说我现在是怎么喂兔子吧,可能有大家都不会信。我现在一般都是早上6点多才进兔舍,主要就是检查兔子的料盒有没有料,不够的就加料。然后就是检查水箱有没有水。都是加完料和水就走了。然后在吃完早饭就去检查要配种的(这个事不要天天做,几天检查一次就行了)。上午的事就算这样完了,下午在去检查水箱有没有水。晚上5点多就去喂晚上的料和水(在这里说明下:我的兔子是自由采食的,料盒里的料每 次都是加得满满的。)兔子喂奶我不管,那是母兔自己的事。兔舍卫生一星期大扫一次。还有就是记住那些母兔要产仔了,要准时放好产箱。我的兔子没有青草吃(我没有种草也懒得去割草)。现在我的兔子的成活率都是95%以上。以前喂兔子都在50%上下,而且人也累得要死。天天都是在忙着用药。现在总算是走出了这个困境。

上面是我真实的体验。

点评

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7 17:32
推荐
发表于 2010-8-16 21:49:3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DING
125
发表于 2013-9-3 05:01: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幼稚一回
124
发表于 2013-8-24 22:48:12 | 只看该作者
   【养兔感悟】 1
123
发表于 2013-8-18 20:38: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到这个月底我养兔子就两周年了,我开发了一套竹地板设备,做竹地板的竹片都是四边抛光的。算是对养兔业的微薄贡献吧
122
发表于 2013-8-18 20:38: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到这个月底我养兔子就两周年了,我开发了一套竹地板设备,做竹地板的竹片都是四边抛光的。算是对养兔业的微薄贡献吧
121
发表于 2013-8-18 16:03:04 | 只看该作者
   【养兔感悟】 hug
120
发表于 2013-7-14 08:03:2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
119
发表于 2013-7-9 11:36:59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
118
发表于 2013-7-9 10:52:42 | 只看该作者
养兔人今年真该醒了。技术好学,行情难遇呀。
117
发表于 2013-7-9 09:29:39 | 只看该作者
看的出你满腹牢骚,却不失清高,说明你已经站在了一定的高度,可是有词儿是这样说的,“过程”,凡是大成之事都必定需要漫长的过程,就好像是打仗,不知道要死多少将军过多少个年景才能见的光明,如果我们这些“将军”没有打仗就开始牢骚了,那么这场战役势必打的更加艰难,当务之急我们众志成城,相互搀扶,身先士卒..也未必不是什么不好的办法。你说呢!
116
发表于 2013-7-9 08:51:49 | 只看该作者
   【养兔感悟】 curse
115
发表于 2013-7-9 07:03:31 | 只看该作者
襄樊广源兔业 发表于 2010-8-17 13:34
我也认为养兔不是说看时间长短来决定养的好坏,而在于个人领悟!!!!!!!!!

说的好
114
发表于 2013-7-1 23:08: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只是一个养兔爱好者,连专业养殖户都谈不上,一般从不敢多言,因看到楼主见解很独特,所以忍不住发表一点不成熟意见,不喜勿喷。一般养鸡专业户都在数千只以上规模,很少有养三五百只鸡的专业户。对于养兔来说,如果全部是5000只以上规模且资金都相当充沛的情况下,或许有可能统一温控、湿控、设备,统一最佳喂养标准,而如果不分规模大小,不分地域差异,不分气候差异,不分资源差异,想探索出一套统一最佳设备、喂养标准来,恐怕真的很难
113
发表于 2013-6-29 23:07:20 | 只看该作者
   【养兔感悟】 1
112
发表于 2013-6-16 10:11:39 | 只看该作者
   【养兔感悟】 1
111
发表于 2013-6-16 10:01:50 | 只看该作者
   【养兔感悟】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4-12-29 03: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