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母兔乳房炎的病理、施治和管理办法的初探
我也来说说我对初产母兔乳房炎的病理、施治和管理办法的初探,对与不对提请大家批评。如后:
一年多前我的母兔常患乳房炎,后来换了饲料这种病就发生很少了,但那时却让我积累了许多治疗这种病的方法,包括本各种办法,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其中治疗效果能达最佳的是,当乳房炎有了肿块时在周边分点注射青霉素并等待肿块化脓,然后手术挤脓、涂药,完后注射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以防全身感染。到这种病情阶段、施用这种治疗方法时,最能根治,达到最佳效果。
但是,在母兔初产(编者:初产指母兔刚生产而非特指第一次生产,下同)时发生乳房炎并没有肿块,只是肿胀、肿胀部位因发炎而发生红肿、热烫,沿发炎周围注射就有点找不准患处,也就无法下针。这期间母兔哺乳,往往把小兔哺死,因为奶水已被病菌感染。还有另一状况,只是乳房受凉和奶水过稠导致乳腺受阻(一般无红肿、发烫),这样情况下,初产小兔吸不出奶,使肿胀发生。这样二种情况是有区别的。前者必经药物治疗才能痊愈;后者只需物理辅助疗法即可。药物治疗包括青霉素、洁霉素、红霉素等窄谱抗生素类药物针对性最好,比较容易达到治疗效果;后一种则可用热敷、按摩(可同时加用通络和血中药)、挤(吸)陈奶,便很容易疏通而回到正常。所以,第一种情况下若不施治,小兔一般会出现黄尿病等症,容易看出;第二种情况下若不施治,小兔容易饿死,实践中常见到小兔并无黄尿病等疾病,但身体瘦弱、无疾而终。因此,在判断母兔初产,发生乳房炎时,这二种情况必须严格区分。这一部分为诊断病情。下面来说病理和施治分析。
母兔初产若患上病菌性乳房炎,必然会对哺乳造成不良后果。大家知道仔兔吃下带菌坏奶必死,于是用药治疗。一般以青霉素等抗生素为主,按其药理,青霉素对母兔、仔兔均无不良反应。但是,在初产三、四天内,为何用药后仍会死小兔,而且母兔的乳房炎也难以好转?这里,我讲一下我的观察和推理。
用药对症显然很重要,但并非对症下药一切即可安好。仔兔刚产出的一天左右靠从母体带来的营养和免疫力存活,当这些营养随后消耗掉,就需母奶维系生存代谢需要。仔兔的免疫力也开始健全。这期间若在初奶时吸入带菌奶水,便对仔兔免疫构成威胁。在初产初奶后,病菌逐步入侵并侵害仔兔免疫系统。若是仔兔强健而侵害不足,或可化险为夷,由此也罹患一些后遗症,比如被毛稀疏没有光泽、瘦弱、个头不长等,大多仔兔不能渡过这一关而夭亡。青霉素等药的施用按药理是可以起到防治作用的,但实践中发现,即使用了药,大多用药剂量还很大,仍会死仔兔,一般用药后反而整窝仔兔死掉(比不用药的情况死兔现象更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的观察和推理是这样的:用药后仔兔免疫力下降。原因是药物阻碍了初产仔兔免疫力的健全。有二个原因共同促成:(1)母兔乳房炎导致乳房乳腺和乳房微循环系统被阻碍,至使药物效力无法达到病患部位,乳房积奶使病菌繁殖,成为病害孤岛,利于病菌不断繁殖;(2)仔兔初产后按正常情况下免疫力有一个逐步健全过程,由于药物对母兔乳房炎的施治作用,药物溶入乳汁,在未感、已感乳房被仔兔吸食,虽然有抗菌作用,然而药物代替了仔兔免疫功能,使仔兔免疫发育受阻,无法完成免疫的健全过程。这就造成仔兔免疫功能丧失。而母兔乳房炎的治疗周期相对其它部位效长,葡萄球菌、琏球菌在治疗过程中也易产生抗药性,从而,由频繁吸奶而反复感染,最终危及仔兔生命。仔兔在这一过程中免疫力逐步消失,一般在哺育的二、三天开始出现大量死亡。死亡时首先是体温下降,这是免疫力丧失的标志性症状,其后是小便失禁、黄尿(感染的标志症状),大便粘性、发黑(肠炎症状)。所以,在初产时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肌注治疗母兔乳房炎效果不好。而且,剂量越大死小兔就越多越快。这是我实验过的。
我们知道,有的小儿经常感冒,这些年抗生素滥用,至使很多儿童对这些药产生依赖,凡生病不用药就不能自愈,免疫力低下。其上述道理相同。这是我的看法。
那么,该怎样治疗初产母兔病菌性乳房炎呢?我个人认为,需以药物结合热敷、按摩(可同时加用通络和血中药)、挤(吸)陈奶,由疏通而达到正常。具体作法是,以左氧氟沙星等广谱抗菌药于哺乳前12小时起小剂量肌注,同时以热敷、按摩、挤(吸)陈奶作辅助手段,逐步渡过初产至5日龄这一段仔兔危险期,待仔兔出毛后,方可实施抗生素类大剂量治疗。这是用在小规模兔场的方法,在母兔患病又无法寄养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大、中型兔场不在此例。
以上是我对初产母兔乳房炎的施治及管理办法的初探,欢迎大家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