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球虫病是造成幼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来,随着养兔业规模化的发展,药物预防的观念已被多数兔场所接受,通过药物预防在早期可以有效的控制球虫病的发生。
但由于养兔本身的一些特点(如个体繁育、不能实现同步配种等因素),以及球虫药耐药性产生很快的特点(多数球虫在球虫连续繁育4个世代后就可以产生耐药性,即连续使用某一球虫药20-30天,球虫即可产生耐药性),在一些老兔场,导致了球虫病难防的情况发生。
根据球虫病的流行规律,从理论上讲完全可以通过饲养模式的改变来控制该病,这在肉鸡养殖上已经实现了不用药物即可控制球虫病。当然兔球虫病的流行特点和鸡仍有一定的差异,但我想,既然在肉鸡养殖上已经实现了通过改变饲养模式来控制球虫病,在兔的养殖上也一定可以找到方法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本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把这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分享出来,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