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皮系统 兔的被皮系统由皮肤和毛组成。
1.皮肤 兔皮肤厚度约为1.2—1.5毫米,全身皮肤(带头皮,去耳壳及前后脚)重量约为体重的8—12%,因季节和个体丰满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冬季稍重,夏季较轻。皮肤覆盖兔体表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具有保护身体、避免操作及失水、感受刺激、调节体温(被毛的保温及皮肤的散热)、分泌(皮脂腺、乳腺)、储藏养料(皮下脂肪)排泄(汗腺)等机能。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1)表皮:位于皮肤的最外层,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很薄,里面没有血管,营养由真皮供给。可分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生发层等四层。角质层即角质化变硬的细胞层,逐渐变成皮悄自行脱落。透明层在角质层下面,由颗粒层细胞往上移而形成;细胞排列紧密,它是枯死的细胞。颗粒层由生发层往上移而形成;组成的细胞局部失去水分呈颗粒状。生发层即生长层,是表皮最下层,只有2—3层细胞;由有核具繁殖能力的球状新生细胞所组成。
(2)真皮:位于表皮下,是一种厚而致密的结缔组织,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络纤维所构成。胶原纤维是构成真皮的主体,弹性纤维和网络纤维在真皮中都比较少。真皮层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乳头层在真皮的浅层,形成许多乳头状隆起,与表皮生发层相嵌合。乳头层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稍,具有感受外界刺激和供应表皮细胞营养的作用。家兔真皮组织构造上的特征主要是,真皮乳头层很发达,由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构成。网状层在真皮深层,与乳头层没有明显的界线。此层的纤维和纤维束比乳头层的粗大,编织紧密如网。真皮的厚度与韧性随着兔体的年龄、性别、品种和居住地区气候的不同而有差别,在同一兔的不同部位也不一致。如背部的真皮较腹部的厚,老龄的较幼龄的厚,雄兔的较雌兔的厚。
(3)皮下组织:位于真皮网状层之下,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为皮肤与肌肉之间的联系组织,其中分布有比较大的血管和神经。在皮下组织内常有脂肪积蓄,但没有形成明显的皮下脂肪层。
兔皮上还有一些营养和保护兔毛的器官,如毛乳头—它是供给毛球营养和对兔毛生长起神经调节作用的重要器官,它与毛球相连,由结缔组织组成。其中有密集的血管和神经末梢。毛细血管将营养物质和氧输送给毛球细胞的活细胞组织,保证这些细胞的营养。
2.被毛 是皮肤的附属物。兔毛主要由毛干、毛根和毛球构成。毛干露在皮肤外面;毛根斜插在真皮的毛囊内;毛球直接位于表皮之下,是兔毛纤维基部的膨大部分,包围着毛球头,是兔毛纤维的生长点。兔毛按其形态可分为枪毛(名称为针毛)绒毛或触毛三种类型。触毛长而硬,生在兔的嘴边,有触觉作用。按其细度可分为细毛和粗毛两种类型,还有属于粗毛类型的两型毛。
家兔的毛有一定的生长期,当兔毛生长到成熟的末期,因毛囊底部未分化的细胸分生逐渐缓慢,最后停止生长,毛根底部逐渐变红,从下部生长的毛根内鞘也停止分生,遮盖毛乳头顶面的细胞变成角化棒形体,而毛球和毛乳头逐渐分离,毛成为棒形,毛根上升,移到毛囊部而脱下,同时剩下来的毛乳头变小,有时收缩而消失。在旧毛脱时或脱落之前,上皮组织的细胞开始增生,新毛即在毛囊生长,毛囊下部开始变厚变长,毛乳头变大并进入毛囊底部的上皮细胞内。在毛乳头以上的囊腔即充满新生的皮上块质,在块质内有一层角质细胞能看出含有透明蛋白,这层形如空锥体而口向乳头,是新生的内根鞘。在此层以内的细胞形成毛的本部,家兔毛的这种换毛过程,叫做兔毛的脱换。
家兔毛脱换的形式主要有年龄换毛、季节性换毛、不定期换毛、病理换毛。家兔的年龄换毛是对幼兔的而言,发育正常的仔兔,到30天后全部乳毛形成,生长期的第一次换毛从出生后第30天到100天止;第二次换毛大约从第130天开始到190天止;在六个半月龄至七个半月龄以后,幼兔的换毛和成年兔一样的进行。家兔的季节性换毛是对成年兔而言。成年家兔每年在春、秋两季各换毛一次,春季换毛在每年3—4月间,脱出冬毛,换上夏毛。这个时期,由于中饲料中青绿饲料较多,而精料占比例少,加上皮肤毛囊的代谢机能旺盛,所以被毛生长较快,换毛期较短,所换的被毛枪毛较绒毛多,被毛稀疏,便于散热。秋季换毛在每年8—9月间,脱出夏毛,换上冬毛;这个时期,由于饲料的转变,加上皮肤毛囊的代谢机能萎缩,所以被毛生长慢,换毛期较长,绒毛多过枪毛,被毛浓密,有利保温,换毛的顺序,秋季是由颈部的背面先开始,接着是躯干的背面,再延向两侧及臀部,春季换毛情况相似,但颈部毛在夏季继续不断的脱换。家兔的不定期换毛是不受季节影响,能全年任何时候都出现的换毛现象,在兔体上表现不明显。主要由于毛球的生理状态和营养受阴而长时间内营养不足或不全,以致新陈代谢 乱、皮肤代谢失调时发生全身或局部的脱毛理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