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
清风我在第十一篇里有提到,那十四只小兔灾难还真不少,六月二十六日中午,观察这群兔时就感觉有点蹊跷,其中三只小黄兔(我花15元买的)肚子大得不得了,但还是精神抖擞的吃青草。掂起来仔细瞧,肚皮发青,以手击之,砰砰砰犹如战鼓擂鸣。不觉得我心头大惊,一只只检查,百分之六、七十肚子变水桶,有几只已拉白色胶冻样粘液,估计病得不轻。第一感觉是球虫,当即灌服氯苯胍,又熬了中药水(青木香、石菖蒲、野山楂各6克,陈皮、藿香杆各15克、神曲一块)一只一只灌肚中。要陈泽去买青、链霉素,准备肌注。把兔群隔离在最偏僻的猪圈里,让十四只兔脱离了笼舍的桎梏。
我急忙忙奔回家,要在东兔论坛上把高人请。网上一搜索,河南土话——中!正有那泰山养兔人的帖——《兔流行性腹胀病》。这种病,临床多表现为腹胀且具传染性,目前病因不明。因病死兔结肠中多有大量胶冻样粘液,为避免与粘液性肠炎雷同,故称兔粘液性肠病,俗称肚胀、大肚子病,臌胀病。二零零四年春,该病首先在山东某兔场发生(元凶),后在全国各地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后至次春是发病高峰。成年兔发病很少,吃奶兔还未见发病(唉,若是兔子长到2.5公斤断奶才叫美好兔生),病因至今不明。曾怀疑饲料霉变,更换后不能阻止发病;又怀疑大肠杆菌,用多种抗生素预防也未产生良好的效能。在死兔肠内容物检出较多球虫卵囊,抗球虫药预防仍然不行。
大肚子本该是产仔的先征,可如今,看见成群的大肚子,兔友就心惊!专家啊专家,亲爱的兔病专家,越是在这危难时刻,你越该发挥专长显神通,弄清病原和病因,好叫兔友早布控。
临床症状不典型,初病减食、腹胀、怕冷、精神萎靡、饮水还中,粪便起初变化小,后量渐减少,,病后期以拉黄、白色胶冻样粘液为主征,部分兔死前还有少量腹泻,摇动兔体,有哐哐的响水声;腹部触诊,前期较软,后期较硬,部分兔腹内无硬块。看来要想诊断明,死亡三、二只兔还不行。病期体温不升高,死前下降到37度以下,你说它们怕冷不怕冷?病程3——5天,病兔绝大部分驾崩,极少能康复还生。发病率50_70%,死亡率90%以上,损失程度真不轻!病理剖析,尸体脱水、消瘦,肺部出血、胃臌胀、部分胃粘膜还会有溃疡;部分小肠出血,肠壁增厚还扩张;盲肠内充气,内容物较多,有些干硬成块状;结肠至直肠,多数充满胶冻样粘液,呈半透明或带黄色;肝脾肾无异样。
在多个发病兔场,试用复方新诺明以千分之一(以原药计)比例拌料预防,有一定功效,断奶兔连用5—7天,发病严重的兔场,重复一个疗程。治疗病兔,抗菌药、泻药均不行。将病兔放出自由活动,竟有少量会自然康复活命。
读完泰山养兔人的帖,我心直发冷。十四只兔即丧命,我兔群的六分之一真要化作一缕清风?如果病情再蔓延,毫无疑问,将再次击碎我的养兔梦。此时才是眼前道路无经纬,养兔春秋空黄黑!
摇动兔体竖耳听,竟没有哐哐声!我的天,难道是泰山养兔人害我一场虚惊?我对着二嫂发命令:三天内,病兔只供水、供药、供大蒜,不喂草料,我要饿它个肚子空;其它兔药物预防,喂食量减半,以观后效,看这方法成不成。
三天后,病兔群里未增添一兵一卒,十四只发病兔依然在运动场里练跑步,有几只肚子已经变软乎。这才投喂些嫩青草、藿香叶、大蒜杆,只吃半饱别撑着,论坛上学来的饥饿疗法真有效,小兔的状况是越来越变好,今天是七月十三号,十四只兔不但痊愈病好,还长了膘(当然,第七天已经正常喂料)。
这一次,到底患的什么病,我也不知道。专家们、兔友们,谁有答案,请告诉俺知晓,清风我,在此先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