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十年爱兔人养兔感悟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楼主: 最后的牛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十年爱兔人养兔感悟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19:58: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怎么都是一些快捷回复。没有一点有见解的回帖。难道现在论坛里真的高手全都潜水了吗?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6 10:47: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全价饲料是指针对某一种畜禽的一段生理阶段而配制,饲料中的营养刚好能够满足其生理需求,并达到最大生产目的而又没有多余浪费的配方饲料。
  ★,几种必须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
   1,蛋白质:(酶)→小肽(肽酶)→氨基酸。
   2,淀粉(酶)→蔗糖(酶)→葡萄糖。
   3脂肪(胆汁)→脂肪酸。
   4粗纤维(酶)→淀粉(最后转化为葡萄糖吸收利用)。
33
发表于 2012-5-26 21:52: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养兔感悟】 handshake
34
发表于 2012-5-26 22:01:5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
35
发表于 2012-5-26 22:16:0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有水平,高手
36
发表于 2012-5-27 10:15:1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37
发表于 2012-5-27 18:07:11 | 只看该作者
{:4_182:}
38
发表于 2012-5-28 13:43: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没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所以我没资格说话,但,你所说的就是我的目标!踢着死兔奋勇前进!
39
发表于 2012-5-28 15:06:45 | 只看该作者
{:4_181:}
40
发表于 2012-5-28 16:32:22 | 只看该作者
好,好样的。
41
发表于 2012-5-28 17:13:16 | 只看该作者
{:4_180:}{:4_181:}不错。学习了!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21:49: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最后的牛仔 于 2012-5-28 21:51 编辑

关于兔病防治的一点看法
  ★,在家兔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并不一定能够完全防除球虫病,还要注意药物的剂量、添加方式、是否过期或产生抗药性、用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等等。
  ★,兔场疾病控制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应做到"防病不见病,见病不治病。"对于治疗价值不高的难以治愈的疾病或具有烈性传染性疾病,应尽早淘汰。以绝后患。
  ★,兔场常见病病诊断的一点规律:拉稀的先看肠和胃。不拉稀的要看肝和肺,(不管拉稀与否)肺有病变先归肺。
  ★,对于一些条件致病性疾病,要从发病因素中找到根本原因,减少一切有利于发病的条件来控制疾病。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9:11: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饲料与腹泻的一点看法,提出来供初学养兔的朋友参考:1,俗话说病从口入,引起家兔腹泻的因素排除球虫病和少数一些如沙门氏菌以外,大多因饲料或饮水因素引起。如饲喂过量、配方不合理、饲料过度、保存不当引起霉变。或者是水质污染、饮水器具长期不清理(特别是经常在饮水添加营养药造成水质富营养化而极易产生微生物和藻类)。以上这些因素其实已经不用我再多加啰嗦了。以下是我对饲料配方和饲料加工的一点理解和浅薄认识
  2,关于饲料中淀粉含量,我们早就知道饲料中过高的淀粉是大部分有害菌大量繁殖的营养基础,因为淀粉作为一种ph值较低的营养元素,它的过量使用会使家兔的消化系统呈酸性,破坏了其正常的酸碱平衡,从而更加导致有害菌大量繁殖和过度发酵,破坏家兔肠道正常菌群,并产生毒素,改变肠道黏膜通透性,造成腹泻甚至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家兔急性死亡(a型魏氏梭菌)。
  3,关于饲料原料粉碎过细,这也可能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因素,希望大家能够加以重视。
   首先,更细的食物颗粒在胃内遇胃酸易结成团状,不能被胃蛋白酶分解利用,食团内保持较高ph值,有利于有害菌繁殖并进入小肠产生毒素而导致腹泻甚至死亡。
   再者因为兔的盲肠可以选择性吸收较细的饲料颗粒,而结肠能选择性保留水分和细小颗粒并逆蠕回盲肠,这样就大幅度增加了盲肠的负担。有利于有害菌繁殖,产生发酵产物和毒素,损害肠黏膜使通透性增加,毒素可能进入血液循环,造成拉稀或水泻甚至中毒。
44
发表于 2012-5-30 06:13: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期待中,,,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19:30: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沉了算了,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回帖,是因为我所的观点根本不值得要看吗?哪怕是反对的回帖也好,只要是真心讨论问题,我还是非常期盼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5-25 03: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