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旧贴新粘----养兔误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790|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旧贴新粘----养兔误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23:2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人一生平安 于 2009-4-17 23:34 编辑

原创] 个人认为的养兔误区-------实践+理论误区, 理论, 养兔, 实践
养兔几年来,经历了许多人和许多事,现我把我一些个人的体法,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养兔误区>>.,以供大家(特别是新人)讨论和参考.希望能帮新手一点点力,不足的地方也请有经验的朋友指出.论坛就是交流思想和经验的地方嘛!
误区一:肉兔的大小

许多人问我第一句话都是你的兔有多大,有十几斤吧!
在大家心中都是越大越好.------但对于养兔者来讲----求的不是大小而是经济效益.谁能赚钱谁就好.2001年我便开始养兔,刚开始是养本地兔(属小型兔),最重养一年下来也是5---6斤.一般是4斤左右.并且很难生长.经济帐不行.2年后改养(大型兔)一般都有10斤左右.最重有16斤的,但产仔率低,难配,吃料多,病也多.有些一年最多配上一二次,到头来还是不行.几年后我改养(中型兔)一般6----8斤,最重也有10斤的.这次算是选对了,产仔率6----10,易配,前期生长较快,易管理等.算起数来还可以.
误区二:肉兔颜色
刚开始养兔时不管三七二十一是兔就要,黑色,灰色,黄色,白色,棕色,杂交色什么都有.
但卖兔时人家就会论颜色:黑色不要,杂色不要,只要白色.对于广西来说整体还是白色好销些.因此我原来的棕色啊,黄色呀,我统统卖掉,现专养白色.其中黑色是最不受欢迎的.
误区三:带仔数量
许多人认为母兔生仔越多越好,最好有十几只.我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生几多养几多,最多时养过14只一窝.但久不久又死一只,最终能活下来的只剩5只.那么到底一只母兔带多少只仔兔比较好呢?
我认为一般带6只是最理想的.因为一般母兔奶头都是8只最多也是10只.而正好8只或10只都不理想.因为一只母兔的奶是有限的,仔多了有些吃不饱形成僵兔,到断奶时极易死亡.实践证明但凡死亡的大都是带仔超过8只的.而3--4只因为奶过多容易得黄尿病----主要是消化不良.也容易死亡.5--6只仔兔能吃足奶快生长,易过断奶关.这样算起来比那仔兔多,但死也多更划算.母兔负担也减轻了不少,比如带10只,有些喂了10天左右才死,你说这不是浪费母奶和我们的人工吗?
误区四:规模大小
在大多数人眼里,兔场越大越好.大是不错,但你要知道,兔场大了,随之而来的东西多了,比如疾病,工人,环保,销路.特别是工人,你必需是个善于管理人的人,否则你有再多的钱也不够赔.
那是不是养十来只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兔本身利润就不大,量太少了不见钱.
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养50----60只母兔是比较适合,太多理不着.有空还可去玩一下.
误区五:仔兔的喂法
许多初养者,都是把兔喂得饱饱的,以为这样兔快长,素不知,胀死的多。也有许多人采取“少喂多餐”的方法,这方法确实可行。但从人工方面来讲,成本太高。有没有懒人养法呢?即不同的喂法,但效果一样。我采取的是一日两餐。定时不定量,不定量也许有人不赞同,什么解释呢?同一窝兔有胃口开的,也有不开的,假若定量,想吃的一下子把料吃完,不想吃的还没有吃多少就已经没料吃了。有位养兔专家讲过(暂不公开姓名)其实断奶前可以任吃,能吃多少就由它吃多少,不要紧。如果有死,讲明母兔奶水有问题,只要调整母兔营养即可。刚开始我也是半信半凝,任吃仔兔不会死,不太可能吧!于是我用10窝小兔做试验,喂母兔时,就放小兔出来任它吃,看小兔吃得胀胀的,以为有事。但一天,二天、30天过了,都没死过小兔。而这10窝小兔比同龄的小兔长势好得多。因此证实那位专家说得对。
误区六:饲料的搭配
现在我发现许多养兔者(包括我在内),都是一种饲料喂到底。按常规来讲是可以的,但如果我们从优化论的角度来讲--------是不是最合理的呢?--------就我个人认为不怎样合理。-------理由是兔常吃一种料,容易出现
厌倦。比如我们人---天天吃龙虾也会厌。有个有趣的事例,由于停电我没有打饲料,就去买猪吃的断奶王顶上,结果再喂回原来的饲料,兔不想吃了。于是我想:能不能放一点猪料给它吃,结果兔很想吃,不但吃猪料而且连原来的也吃了,我想就像人一样,有肉也要青菜,这样不单调,胃口开了。于是我建议:在大范不变的情况下,换换口味,兔更快长。如人大米不变,变菜的花样。

误区七:兔的用药方法
现在许多书都描述了兔的用药,其中许多病都是说要打针。说起打针人都怕,不要说兔了。一方面是消毒不好的问题。另一方面打针很容易引起兔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小兔,更明显。有人也许涂方便打针了事。但从兔的发展角度来看,能不打的尽量不打。比如兔鼻炎----可以打针,但也可以用药滴鼻。效果都差不多。又何必要兔受皮肉之苦呢?
误区八:兔球虫病
养过兔的人都知道,兔球虫病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病,一旦发现,为时已晚。那么怎么样预防呢?许多专业人士都说喂六苯胍、球虫一扫光、黄胺米座和中药制剂等等。我个人认为有一定作用,但预防的时间太长,有少少浪费金钱,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其实球虫这东东防也死,不防也死,兔该死的始终死。我做过试验,有一批兔全部不防球虫,结果也不见有多少死,但另一批兔天天防还是出事了。
原因????-----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天气,当多雨潮湿的天气出现时,兔得球虫的概率较高,好比今年的6、7、8月,许多人的小兔升天。经过实践和请教:个人结论是球虫不用药防,只要少喂点草,多烧一下[url=http://www.rabbitbbs.com/thread-434355-1-1.html]兔笼[/url],仔兔多喂奶奶。万事搞掂。有人敢信不。
误区九:心软养不出好兔
许多人对待兔子都是心太软。比如说第一种情况:有个母兔生10只小兔,其中有2只是特别小的,那么一般都不舍得直接扔掉,多数是由其自然,慢慢长大或慢慢死亡。我认为这时应该不要心软,直接扔掉,比较好,要不吃了几天奶,之后变成僵兔死了,浪费母奶。第二种情况:有些[url=http://www.rabbitbbs.com/]兔病[/url]得无治疗价值了,还在治。不如淘汰,更省事,更省钱。要不人工花去,药又花去,最终兔还是事已愿回,和你说罢罢。第三种情况是:有缺陷的兔,如母性不好,成过乳房炎,真菌,脚皮炎之类的病的,最好心一硬全部淘汰。
误区十:养兔难
多数人认为养兔难,其实养殖有那一项不难呢?那一项无风险呢?比如鸡鸭前些年禽流感!牛狂牛病,近年猪的蓝耳病,如果那个遇上,那个不是欲哭无泪,你说难不难呢?就说今年上半年猪价暴涨,大家都抢着养,下半年猪价猛跌。到现在只有6块;而现在猪刚好得出栏,卖吧!连本都亏!不卖又赔饲料》你说养猪难不。所以说那行都有其难,也有其易。就说养兔,只要你能用科学方法养,也不见得很难。至于市场,就要看个人的运气了。
由于本人时间问题---到此暂告一段落:谢谢看贴的朋友,更感谢回贴的朋友。祝朋友们一路顺风,早日发财!

[ 本帖最后由 好人一生平安 于 2008-10-18 23:42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34
发表于 2009-6-1 13:03:3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支持一下支持一下
33
发表于 2009-6-1 13:02:0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支持一下支持一下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23:57:31 | 只看该作者
根据现市场的改变,对兔的色彩做个补充------市场上现在是最不受欢迎的兔是黑色,----那么黑色的兔是怎么样得来的呢?-----我的主要是白色兔和黄色兔杂交而来。所以请大家不要这样杂交。
31
发表于 2009-5-9 19:12:3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楼主说的有道理
30
发表于 2009-5-6 17:50:3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了,,,,,,,,,,,,,
29
发表于 2009-5-6 15:53:28 | 只看该作者
技术含量高里看不懂,有的还查不多,比较好理解!顶了!~!
28
发表于 2009-5-5 17:46:11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要学习
讲好太好了
27
发表于 2009-4-27 22:44:14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victory::victory:
26
发表于 2009-4-27 14:10:47 | 只看该作者
:)有同感!
头像被屏蔽
25
发表于 2009-4-26 08:20: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4
发表于 2009-4-26 01:21: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23
发表于 2009-4-25 21:41:02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不错``````
22
发表于 2009-4-24 11:54:4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学习了。
21
发表于 2009-4-23 17:00: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支持下。














   【养兔感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文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7-21 09: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