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于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家兔的肠上皮细胞和肝脏胆管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一、病原和生活史
本病病原是艾美耳的13种球虫。其中兔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肝脏胆管上皮,其余各种都寄生在肠上皮。
球虫在体内的发育分成不同的阶段,各阶段虫体形态并不相同。在粪便中的球虫称作卵囊。卵囊椭圆形或圆形,镜下呈无色或黄色,有两层轮廓的卵囊壁。新随粪便排出体外的卵囊内含一球形的原生质球,无感染性。经数天后,发育成有4个孢子囊,每个囊内2个子孢子的结构,称孢子化。孢子化的卵囊具有感染性,称感染性卵囊。兔吞食了感染性卵囊后被感染。子孢子在肠道内钻出卵囊,进入肠上皮或胆管上皮进行无性的裂体增殖,产生大量裂殖子。裂体增殖可反复进行,几代过后,出现有性的配子生殖,产生大配子和小配子,二者结合后,形成合子。合子外周形成囊壁即成为卵囊。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卵囊,开始新的一轮生活史。
二、流行特点
球虫病各个季节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季节多发,在南方为5—7月份,北方为7—9月份。兔舍潮湿和高温高潮地区发病率高。球虫卵囊的抵抗力极强,在潮湿的土壤中可存活数年,因此,兔场一旦发生球虫病就很难根除。本病以断奶至4月龄的幼兔易感性和死亡率最高,成年兔为隐性感染,成为带虫者。因此,病兔、带虫兔以及被卵囊污染的用具、环境等都是本病的传染源。鼠类、昆虫及饲养人员都可以是本病的机械传播者。
三、症状及病变
病兔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伏卧不动,眼鼻分泌物增多,眼结膜苍白或黄染。按球虫寄生部位可分为肝型、肠型和混合型,以混合型居多。肠型以顽固性下痢,腹泻带血为特征,常急性死亡。肝型以腹围增大下垂,肝肿大,触诊有痛感,结膜轻度黄染为特征。混合型则兼具二者特点,可见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带血及粘液或肠粘膜。尿频,或常呈排尿姿势。腹围增大下垂,肝区触诊疼痛。结膜苍白有 |